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1頁

「可他們私德有虧,再為人師,是不是不大妥當?」

顧淮之雙手一攤,無賴地看著他,「事急從權,只能如此。再說,這幫士子也是受了親人拖累,自身品行倒也不錯。眼下陛下給了他們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他們為了子孫後代,教學生肯定比教親兒子還上心!」

哪怕是把三代不能參加科舉減成兩代,這些士子都能爆發出無限熱情。他們自己算一代,兒子算一代,到了孫子這一代就能繼續科舉了。也就意味著要是他們活得夠久,還能親眼看到孫子穿上官服的那天,誘惑這麼大,誰能不心動?

馮克己還想抬槓,顧淮之直接張嘴堵死了他的後路,「大人如此挑三揀四,想必是心中已成算。晚輩才疏學淺,方才之言也不過是隨口一談,願聽大人指教。」

成算當然是沒有的,馮克己憋屈地撇過頭,咬牙誇道:「你這提議十分妙,我也想不出比這更合適的辦法。」

孃的,要是我能想出來,還能讓你嘰嘰歪歪?

顧淮之微微一笑,淡定一拱手,「多謝大人誇獎。」

顧淮之對馮克己,第一回 合,顧淮之勝。

第79章 完勝

政事堂這幫人都是老狐狸,眼看著馮克己在顧淮之手裡吃癟,其他人心裡對顧淮之評價又高了一個等級。往常他們對顧淮之只有一個籠統的印象,出身高,長得俊,有才華,還是第一屆科舉取士的狀元,典型的優秀世家子的代表。

說實話,類似這種形象的世家子,各大世家都能找出不少符合條件的人來。是以哪怕顧淮之先前的名聲再響,在這些真正的大佬眼中,也還是太過年輕,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換句話說,顧淮之給他們的記憶點不深刻。

直到今天這一出,顧淮之三言兩句化解了元熙帝給他設的坑,又輕輕鬆鬆把馮克己撅了回去,這才讓這些大佬真正重視開始顧淮之。

重視才好啊,顧淮之受到的關注越多,證明實力的機會也越多。風險和機遇永遠都是並存的,只要顧淮之再多表現幾次,以後元熙帝要提拔他,這些大佬也沒有什麼閒話可說的。

有能力的人,到哪裡都能憑藉真本事出頭。顧淮之這一屆計程車子,有科舉這同一起點,卻也在不同的時刻,開始慢慢地拉開了差距。

元熙帝對於教育資源的設想是,京中設國子監和太學,各州設州學,府有府學,縣有縣學,最低一級的就是庠學,類似於後世的鄉鎮小學,其實就是用來給孩童開蒙的。

沒辦法,眼下交通不便,村鎮的孩童要是想讀書,只能看附近有沒有識字的人,也不拘對方學識如何,只要能教孩童認識幾個字就行。不然的話,這麼大點的孩子,哪家父母這麼心大,讓他們去縣裡求學呢?

這就是農家子出不了人才的根本原因。可以說,現在還能念書拜師的,家庭條件在寒門裡絕對是頂尖那一波。元熙帝在村鎮設庠學,其目的就是要給眾多家貧的農家子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顧淮之當然舉雙手贊成,要不然他也不會把之前的寒門士子拖出來,提議把他們發配到鄉下當夫子去。

現在看來,這也不失為一種兩全其美之策。

當然,鑑於人才短缺,元熙帝也不可能馬上在每個村鎮都設庠學,只是根據各地上報的人口數量,選擇人數最多的一些地區先行設立庠學,若是卓有成效,便從科舉入仕的那波士子中選出一批去庠學當夫子,三年一考核,考核為優者,直接升五品官。

可別小看了這五品官,顧淮之從眾多天才中殺出一條血路奪得狀元,也就是個六品官。官場晉升的門道多了去了,許多寒門士子可能終其一生都不能再向上走一步。眼下有這個去庠學教書的機會,三年換一個官職兩三級跳,算下來還是他們賺了。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