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舉緩了口氣,輕輕一攥拳頭:“水月庵!” 趙威和顏小山面面相覷。
儘管趙威和顏小山還是想再勸一勸。無奈高文舉已下定了決心,兩人只得去安排。
匆匆吃過早飯,吩咐其他人自由活動之後,三人三騎,就這樣出了鏢局,三拐兩拐出了東城門,向那個水月庵行去。
趙威昨夜和高文舉談起關於他的婚事時,初時也覺得張為善夫婦做事有些不厚道。可畢竟在馮有年那位面善心黑的老傢伙指使下,自己多多少少也參與了暗算張家的事情。雖然說沒有直接向張為善夫婦和張梅英動手,但這種法子可比直接上門殺人缺德多了。
而對於趙威來說。一個女人,還是未見過面的,並且還比高文舉大了兩歲,又是個。不積德老爹生的。就算是如何優秀,恐怕也配不上少主。當初他和馮有年討論此事的時候。先是怕影響主公心情,後來又不願讓少主操心,因此,此事從頭到尾一直都是他兩人定計,然後由他自己一手包辦的。之所以沒殺掉張為善夫婦,主要是因為要考慮高文英母子。而後來少主執事之後,又曾親自下過令,此事終要由他自己來解決,只好將此事無限擱置了。
在去水月庵的路上,趙威甚至一度痛恨自己為何沒有早早下手將那張梅英做了。他知道少主和這位張家小姐曾有婚約,可是人家事實上早就不把這婚約當回事了。這
他雖然心裡很不情願,但行動上起碼還是很支援的,甚至對高文舉的突然襲擊覺得很欣賞。如果昨夜分手之際,高文舉告訴他自己要來水月庵見一見張梅英,他可能會連夜潛出城去將那水月庵一把火燒了。可從頭到尾高文舉的都沒表現出對這個張家小姐有絲毫的興趣,卻在這種情況下突然要來見一面,一下將趙威搞的措手不及了。
水月庵,在壽州城東十五里處一個無名小山腳下。張梅英就拜在這裡的主持靜月師太門下。由於她的身份比較特殊,因此,除了張為善夫婦之外,極少還有別人知道,但趙威在壽州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監視張家的行為,知道她的下落再正常不過了。
一行三人到庵前時,著見那並不甚大的小庵前,冷冷清清,並沒幾個善男信女來往,高文舉似乎有些心急。一下馬,將韁繩順手一盤掛在馬頭上,邁步就走了進去,唬的趙威頭皮直髮麻,連忙跳下馬,向顏山示意將馬管好,自己緊追高文舉去了。顏小山無奈的搖搖頭,誰叫他最少呢。好在幾匹馬都是熟了的。很容易就收管了。可這裡人煙稀少,自己又沒什麼別的事,只得乖乖呆在這裡看守著幾匹馬。
高文舉這一世基本沒出過門。而這幾年又一直跑的是沿海一帶。加上他本身又是個無神論者,泉州有幾座集院道觀之類的,他從來也沒光顧過。因此並不知道尼姑庵裡有什麼規矩。還只當是和二十一世紀那樣,進門買張票直接就能參觀了呢。結果一進山門,走到二門的時候就被知客攔下來了。
還沒顧上他出醜,趙威就趕到了。連忙向那個眉清目秀的小尼姑解釋,自家少爺要來還願如何如何,又奉上一串銅錢做香油錢,兩人這才在知客的帶領下來到了大殿。
好在禮佛的地方放著幾個莆團,不至於讓難受,高文舉耐著性子拜了拜佛祖,接著便要進後殿去找人。被坐大殿後門處的一個長相很獨特的尼姑極不禮貌的攔了下來。 還是趙威出面才免了難堪。他早就未雨綢繆了。之前就來過此處多回,捐過一大筆功德錢,並趁機結識了靜月師太,雖然當時撒錢的時候就是為了今天,卻壓根沒想過真有這麼一天要用上。
不料靜月師太雖然肯見他倆,可聽到高文舉的請求之後,卻很禮貌的施了個佛禮說了一句讓趙威很沒面子的話三“兩位施主請回吧,此處並無張梅英此人。”
高文舉很不屑:“多少年了,你們也不說換句對白,沒這個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