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5部分

小洞,強忍著心中的疑惑,耶律文試著將兩個紙板又輕輕掛回了屏風上的小釘上,退後兩步再看了一眼,赫然發現,依舊是左邊的大一些,右邊的小一些。他不信這個邪,重新將兩個紙板摘下來,合在一起觀察,很沮喪的發現,兩塊紙板的確一樣大,絲毫不差。

這一發現讓耶律文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眼睛會產生錯覺,而整個過程中一言未發的大宋群臣自然也樂的做個鋸口葫蘆集體失聲了。因為他們發現,原來自己的眼睛真的會欺騙自己呀。幸虧方才沒有出言阻止高文舉,否則這人可就丟到契丹去了,再被個有心的傢伙添點料,搞不好還會被扣上個賣國賊的帽子在身上,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高文舉冷眼看著耶律文來回折騰,直到他面色蒼白,渾身都微微發抖的走了回來,這才開口問道:“耶律兄如今肯承認自己眼見有誤了麼?”

耶律文咬著牙,臉色鐵青,他實在無法相信,一千多年都沒有任何人解決的了的詭辯之題,居然就這麼輕易的被高文舉破解了。愣了一會,艱難的開口道:“我承認”

高文舉窮追不捨:“既然耶律兄承認眼見之狀並不真實,那日初出與正午之大小不一自然也做不得準了,既然眼見之狀做不得準,自然就應以涼熱之狀為據論遠近了。那麼小弟之言,便應為正解了。耶律兄以為然否?”

耶律文盯著他看了半天,心中暗道,就算我看錯了,難道全天下的人,古往今來那麼多人全都看錯了嗎?可他不敢說這話,因為眼下這個環境由不得他再如此推脫了,他很明白,只要自己這話一出口,勢必會落個被人看不起,最後還要恥笑一番的下場。甚至他也硬撐著心中的好奇,沒有開口向高文舉詢問這其中的道理所在,只是咬著牙恨恨的點了點頭:“你答對了”乾脆的回答盡顯光明磊落的王者風範,不過他的肢體語言已經將他心中的猶豫和憤懣完全出賣了。

好張齊賢大裁判悄悄向高高在上的皇帝點了個頭,大聲向在座所有人宣佈:“耶律王爺的首道題目,高大人已然答出。請王爺出第二題。”

話一出口,他明顯看到在場所有人都有一種恍然大悟的表情和後怕的模樣。頓悟的是原來世間果然事事皆有定數,孔夫子未曾解決如此難題是因為他亦未曾發現這個人眼也會出錯。有些聰明些的人已經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節所在,早間太陽初升時,因為有著樹木群山這些東西的襯托而顯的比較大。而當它升到正午的時候,又因為有了整個天空做襯,自然就顯得小了許多,其實嚴格來講,此時的太陽反倒應該大上一些才是正理,否則豈會如此炎熱而大家後怕的原因,正是方才幸虧不曾出言勸解高文舉,要真的那時候出了頭,這時候可真的沒法下臺了。

高文舉衝著他一伸右手,示意請出題,這囂張的姿勢,已經多少有些後來居上反客為主的意思了,氣的耶律文再度翻了個白眼。

恨了一會,耶律文也不說話,示意兩個小黃門送上筆墨,提起筆來在那扇屏風上的白紙上刷刷刷寫下幾行大字,一手漂亮的飛白字型看的眾人無不稱讚,看來這位蠻夷皇族在這方面也沒少下功夫啊。

高文舉定睛一瞧,卻是一首牌子為西江月詞《池中葭》:

今有方池一所,每邊丈二無零。中心葭長一根肥,出水過於二尺。

斜引葭梢至岸,適然與岸方齊。請君明算更能推,葭長水深各幾。

讀一遍之後高文舉馬上就明白了,原來這道題目與早前那個九堤九木一樣,是個計算題,解說開來就是一個正方形的水池,邊長一丈二,正中間長了一支葭草,露出水面的部分有二尺長,將葭草皮斜倒之後,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