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突然來了興致,約他一起微服出遊,說是到什麼地方去嚐嚐八寶粥,這讓他稍稍有些意外。因為自從楚王在親皇繼位之後恢復王位,拉掌開封府尹以來,從來都沒出過內宅半步,別說出門見誰了。就連開封府這些各級官員想要見上他一面都難過登天,以致於到了今天還有一大半的官吏們沒聽過王你說話的聲音呢,更別說見上一面只也是因為多年前便與 爺有此交情,濁才得以有幸蚓小講內宅和王爺說上幾句話。
王爺貴為皇親貴胄,什麼山珍海味沒吃過,好端端的要約一個朝廷二品大員到街上去喝粥?事情顯然沒有那麼簡單,可這又是什麼意思呢?若是王爺有事要和自己談。叫人隨從傳句話出來喊自己進去就得了。為何偏偏要說明了讓自己著了便裝到陳州門大街的高升客棧去?再想一想,只怕是王爺是想和自己聊聊王判官那寶貝兒子的事吧。聽下邊人說,那事就是在陳州門大街上出的。可這麼大點事,實在不值得王爺親自跑一趟啊,難道另有什麼隱情不成?
整個大宋,但凡聽說過楚王殿下的人都以為他是個神智不清的瘋子。整天瘋瘋顛顛、渾渾噩噩的。而且那瘋病還時不時的發作,動不動就舉著兵器滿院子攆著人砍。可是畢士安卻是少有的幾個知情人士之一。他知道這位王爺如此裝瘋賣傻的外表下。其實包裹著一顆難以言敘的苦心。
畢士安是代州雲中今遼 西大同人,太祖乾德四年公元慨年中進士之後,便入了翰林院做了翰林待詔。太祖在位時,很看重親情。將兩個弟弟晉王即太宗、秦王的孩子們與自己的子女一視同仁。並稱皇子皇女。並且,太祖還非常重視所有皇子皇女們的成長。
開寶元年卿畢士安受命入宮為皇子們講學。兩年後,年僅五歲的楚王出現在了他的面前,那時,他還叫趙德崇,由於他機靈聰惠,不僅深得太祖器重,也很得畢士安的喜愛。畢士安多年以後還常常能想起當年太祖陛下將德崇抱在膝上親手教他識字的情景,那時的太祖陛下。更像是一個溺愛兒子的慈父。哪裡有半點朝堂上的威嚴和戰場上的殺氣。或許是這個原因吧。在畢士安的印象裡。楚王似乎喜歡太祖多過自己的父親太宗陛下。
開寶九年憂十月,太祖意外駕崩,太宗繼位。趙德崇和其他幾個皇子一樣,也被賜了新名,叫趙元佐,晉封為楚王。而年僅十二歲的楚王卻不知從哪裡聽說太祖駕崩的事和自己的親生父親、網剛繼位的太宗有關,不顧普天同賀太宗登基的場合,怒氣衝衝的在金鑑殿上當眾質問太宗,將屁股在龍椅上還沒坐熱的太宗搞的好不尷尬。
當場將他斥了一番,連當時的導為皇子教習的畢士安也受了牽連。被罰俸半年。
可認準了父親貪戀皇位而毒害了伯父的楚王趙元佐,從此之後便變的有些舉止失常了,先是借酒行兇傷了隨從,沒過幾天又縱火燒了宮殿。接連闖了幾次大禍,搞的太宗頭疼不已,只得將他圈禁了起來,這一再,就是將近二十年。
太宗駕崩之後,也曾有朝臣以立長為由欲扶他為帝,可不知怎麼的走漏了風聲,被當時的宰相呂端將參當其中的幾位內侍的大臣盡數罷免。流放充軍去了。而楚王似乎並沒有因此而受到牽連,反而在當今官家繼位之後獲得了自由,並被委以陛下登基前的職位,開封府尹。
自大宋立國以來。這京城開封府的府尹,一直都是由親王出任的,太祖在位時,這個位子由當時還是晉王的太宗出任。而太宗繼位之後。便由秦王趙庭美出任,秦王因故被貶黜之後,其位便由當時還是太子今上出任了。由此可知,這個位子有多重要。如今,這開封府尹又落到了楚王頭上,而楚王赴任以來。府中大小官員一概未做調整,自己更是諸事不管,從來都只躲在內宅中修養。
一年多以來,這開封府中大小事務一直是由判官和推官兩名副手來處理的。今年新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