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舉人的身份是何等的來之不易啊,許多人寒窗苦讀十幾年也不見得就能考的過,而且有了這個舉人的身份就能參加省試,中了進士之後可就成了官場中人了,這個舉人的身份就等於是官場考試的准考證啊,那是關乎著將來的人生走向的,如個他竟然為了謝玉英的事願意賭上自己的前程,這實在超出了在座這些舉子們的承受能力了。要知道,在座這些人之所以處處高人一等,連各地衙門的官員見了他們也要客氣三分,完全是因為有這麼個讀書人的身份而已,如今,,一句話,高鵬這一把,玩的太大了。
高文舉自己卻正是抓住了這些舉子們對讀書人身份的看重,而他本身對這個身份說實話並不感冒,一來如今他已結結實實的富可敵國,這個身份對來講,本就是個錦上添花的玩意,要不要並不影響。
二來他對官場本就沒什麼興趣,來開封完全就是抱著打醬油的心態來的,若真的為這事鬧的不爽,還不如干豐淨淨做生意來的痛快。第三,他也是用這個行為來告訴這幫人,什麼所謂的讀書人身份,要是惹毛了我,這個身份我不要也罷,我不跟你們玩了,看你們還拿什麼來說事?不是說我有辱斯文麼?我不做讀書人了還不成嗎?
看大夥的議論聲又大了起來,高文舉眼睛輕輕眯了一下,並沒有繼續往下說。倒是人群中一個聲音提醒了大夥一句,先聽人家高兄把話說完,大廳中這才漸漸安靜下來。
接下來,高文舉向大家講了一個很悽美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有一位生活在社會底層家庭的小姑娘,從小就聰慧過人,善解人意,處處為父母設想。十歲那年,家鄉遭遇了一場罕見的天災,在全家人無以為繼的情況下,父母為了保住家裡唯一的根苗,留下了小他五歲的弟弟,狠下心腸來把她賣進了青樓。
小姑娘知道自己的處境不好,進了青樓就處處用心,希望有一天可以多賺點錢來奉養父母和兄弟。由於她天資過人,到了那裡不久之後就被一位當時極有名的大家看中選為了弟子。幾年後,一手琴藝青出於藍的小姑娘憑著那出色的琴技和動人的歌喉迎得了偌大的名頭。從十四歲開始,便正式登臺亮相成了歌妓。
由於她的歌聲琴聲都要優於他人許多,因此,短短几年她便攢下了一大筆錢。而她除了用這些錢替自己贖身,奉養父母之外,還用來為自己身邊的丫環姐妹一一贖身,送她們離開風塵生涯。
說到這裡,大家自然明白他說的這上姑娘就是謝玉英了。
高文舉接著問道:“孝敬父母是人倫之首,且不去說他。且說這用自己賣笑賺來的錢,為身邊的朋友姐妹贖身的義舉,天下有幾人做的出來?子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謝姑娘正是自己明白身處火坑之中的那種痛苦,所以才能理解身邊姐妹的心境,因此用自已的積蓄來幫助她們脫離苦海。謝姑娘用自己的舉動告訴我們。什麼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那麼,我想請問一下在座的諸位,這樣的大義之人,值不值得交個朋友?我們僅僅是因為她有過那樣一段悲慘的經歷就要下看她一眼麼?。
說到這裡,高文舉有意頓了一頓,待大家沉思了一會之後才接著道:“為什麼百姓會高看讀書人一眼?只因書中記載著前賢列聖的思想,需要讀書人將他們傳承下去。讀書人,什麼是讀書人?他首先得是個人!如果不能學以致用,縱算讀了再多的書,也不過是個書蟲、書包、書呆子罷了。要是沒了做人的良知,那麼讀的書越多,只怕對天下的傷害就越大,這種人,非旦不能稱之為讀書人,簡直連人都稱不上!在這斤。物慾橫流,人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