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5部分

大不同的緣故。像以前那樣渾身是汗的情況卻沒發生,趁著感真良好,高文舉又站在原地打起了太極拳。

這個在前世被他稱為消磨時間的老人拳最適合整理思路,便趁著這個機會將昨夜趙威講的那些話再從頭理一遍。

原來,張為善張大老爺自從自己正妻產下一子之後,壓根就不想再承認與高家的那些瓜葛了。不但裡裡外件排擠高文英母子,連自己女兒與高文舉的婚事也不願意承認了。又加上沒幾年之後聽到前去高家負責聯絡的家人回來告訴他,這個高家少爺腦袋有問題,傻頭傻腦的。這下張為善在夫人的耳提面命之下,不得不向高家提出了退婚的請求來。無奈高綜當時已經惱了他隱瞞家中妻室的事情,壓根就沒搭理他。於是這婚事就如此拖了下來。

高家不願意退婚的訊息傳來之後,張為善夫婦卻從此更加的惱了高家,以致於加大了對高文英母子的欺侮,從原來的妾室直接降成了下人。而張氏夫婦那幾年順風順水的生意賺了不少錢,便趁機使盡了一切手段和高家脫離關係。後來甚至連福建一路的茶葉生意也不再做了,只圖一個避開高家的影響。 而所謂的娃娃親,張氏夫婦更是鐵了心要一黃到底,壓根就沒當回事,畢竟高家離壽州還有上千里路呢,就算不認了,他們也無法將奈何自己。於是,在五年前,張氏夫婦便將自己女兒許給了壽州城中極有頭面某家的少爺,婚事就定在了當年的重陽節前一天。

很不幸,就在張梅英出嫁前的那天晚上,那位等著成親的新郎官卻在集備婚禮時,與幾個好友玩鬧時。飲酒過量,夜裡睡下之後被自己的嘔吐物堵了氣管,然後活活悶死了。就這樣,還有兩天就要過門的張梅英小姐就這麼守瞭望門寡。

張為善夫婦雖然鬱悶,但此時的人們倫理道德觀念遠遠沒有南宋和明朝時那麼變態,類似這種情況只要夫家允許,還是可以再嫁的,再說大家也不怎麼認為這事和人家小姐有多大關係。於是,張為善夫婦將彩禮退還給夫家之後,這事就告吹了。

到了第二年,張為善夫婦又給女兒找了一家稱得上門當戶對的親事。婚事就定在了中秋節當天。就在兩家人歡天喜地籌備婚禮時,那位幸運的新郎官在婚禮前祭祖時卻突發了急症,抬回家來沒等大夫上門就撒手人寰了。於是。張梅英小姐很鬱悶的再一次守瞭望門寡。

張為善夫婦雖然覺得倒黴。卻也無可奈何,畢竟兩次親事來講都還沒過門。再怎麼折騰也扯不到自己女兒身上去。花了些錢財再次退婚之後,只得再次給女兒找出路了。而經過這麼兩次折騰,張梅英姐的年齡可就從十五歲漲到了十七歲了。在這個時代,絕對算得上大齡青年了。

這時候,張梅英是掃把星剋夫星之類的風言風語就已經開始流傳了。但張家有錢有勢,到也沒人敢上門來指著鼻子胡說八道。至於那些街頭巷尾的傳言自然是無法避免的了。雖然事情多少透著些邪氣,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老這麼養著也不是個事。張為善夫婦再接再厲。第三次給女兒找了門親事,這回的親事對張為善夫婦來講,已經算得上是倒貼了,因為那夫家實在和自己不是一個檔次,可事到如今,本來的掌上明珠已經變的有些像燙手山芋了,兩口子雖然有些不情願,可也只能湊合了。為了保險起見。兩家人還特意請了高僧老道推算了日子。這才將婚禮定在了來年的端午節。為的是那天的陽光夠重,可以壓制那些歪風邪氣。

但是人們常說,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常**,又道是無巧不成書。兩家人自從過了新年就緊鑼密鼓的開始了張羅,請凹曰況姍旬書曬芥傘 州佔道多少高僧名道來做法驅邪,叉對那位幸匠的新郎官傻“腫天候的保護。可是不幸還是發生了,這次根本就沒等到籌備婚禮。就在二月二龍抬頭的那天,那位準新郎和一群好友出門踏青時,一腳踩空,又正好被疾馳而過的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