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5頁

王導見勸說不了他,留下一句不足以謀的痛呼後,遺憾地退回建鄴,去說服其它世家出人出力。

王敦因此被弄得壓力甚大,他不是不知道王導的話有道理,但兩人性格方針截然不同,誰也說服不了誰。

這次陶侃平亂,他的勢力能再擴大一番,收攏的流民也可以充做士卒,前去北方抵抗,如此一舉兩得,也不必和族弟再起紛爭。

想到這一點,王敦就甚是滿意,一邊向朝廷請功,一邊派自己的手下官吏,將去接手陶侃攻下的郡縣。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陶侃居然已經將手下派去這些郡縣,王敦為此大怒不已,寫信質問。

可是,還未等來陶侃的解釋,晉帝的封賞,已經過來了。

封賞裡,晉帝大肆表揚了王敦指揮大敗杜弢的功勞,加封王敦為統軍元帥、拜鎮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封漢安侯,可自行選置刺史以下官吏。這些就算了,反正王敦不要這些虛名,還是有同樣的權利。

但下邊的封賞,就讓王敦怒了。

陶侃為荊州刺史官復原職便罷了,和後邊的一串加封頭銜之外,晉帝在最後,也加了一句最為重點的「可自行選置刺史以下官吏」!

這讓王敦絕對不能接受,若接受了,將來荊州會很快誕生出一個新勢力,而且以陶侃的能力,不用一年,便足可以與自己匹敵,且他還是周訪的親家,兩者皆是南朝最能戰之輩,一但崛起,司馬氏便有了和王氏叫板的依仗。

於是,王敦立刻給陶侃去信,讓他暫停攻打叛軍,回南昌接賞。

陶侃已將在外為名拒絕了王敦的招回。

王敦勃然大怒,見陶侃大軍在外,帶兵馬水軍從南昌出發,直奔陶侃的大本營武昌城,入城後,他將陶侃降為廣州刺史、平越中郎將,讓自己的堂弟任荊州刺史——廣州還在敵人手裡,他讓人一個人去赴任,而這種封疆大吏的任命,竟都沒給晉帝打個報告的。

……

而同時,數百里外,巴陵縣裡,肖妃正請人喝酒。

杜曾興災樂禍,一個勁地勸酒,陶侃苦笑不已,周圍的陶侃屬下將軍個個面帶怒容,恨不衝出去把王敦首級拿來。

這次大功雖然有杜曾相助,但戰功卻是實打實的,結果陶侃部下的將領們一點功勞未得便算了,王敦還斷了他們的糧草,讓他們回武昌城聽調。

肖妃看著一杯又一杯灌酒的陶侃,又看向他的部下。

這些部下們都非常不滿,勸說老大別喝了,明主就在眼前,您就帶大家投奔了吧——肖妃看得想笑,但卻一點也不意外,歷史上,陶侃大敗杜弢被貶後,手下的丘八們轉頭就投奔杜曾,沒帶一點猶豫的。

「肖校尉,」陶侃,這位五旬將軍終於放下酒杯,凝視著這位北方重臣,拱手行了部下禮:「王敦已出南昌,如保計較,還請君吩咐。」

「將軍英明,」肖妃綻放出滿意的笑顏,親手扶起老將軍,誠懇道:「您最清楚武昌城中防務,接下來,還要拜託將軍出馬,奪回武昌,拿下王敦了。」

陶侃苦笑一聲,這便是要投名狀了,然事已至此,已無他途可選。

杜曾在一邊笑道:「將軍若不願,吾願帶兵臨於城下,你在城中經營多年,必留有人手,只要派些探子,於城中裡應外合,開啟大門便是,如此,既保全了你之名聲,也添了吾之功勞,一舉兩得,豈不美哉?」

陶侃神色淡淡道:「此為吾之責也,豈敢勞煩將軍,你靜等訊息便是。」

既然已做下選擇,又豈能為愛惜名聲首鼠兩端?

再者,拿下王敦於北朝是何等大功,哪有拱手讓人之理?

說罷,陶侃拿起頭盔,大步而出。

……

肖妃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