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6章 中樞

內閣。 內閣之中,首輔是張瑞圖,左次輔自孫承宗致仕之後,就一直空缺,右次輔則是直接由吏部尚書溫體仁接任。吏部尚書則由左侍郎吳宗達接任。 溫體仁想到過自己會位列臺閣,但是他沒有想到他會直接成了內閣右次輔。 不過想想他也就明白了,他的年紀大了,也快七十了,皇帝這是在照顧他呢。 本來,溫體仁認為右次輔分管刑部和工部,沒什麼太大權力,遠遠不如自己原來的那個吏部尚書。 但是,等他一接任就發現自己是大錯特錯了,這個分管刑部和工部的內閣右次輔不光是有權力,而且還有油水呢。 自從收復半個日本後,大量金銀礦得以開採,國庫也日漸充盈。工部可就沒少了修河修路。 尤其是格物院研製出水泥之後,用水泥修築道路,那可是事半功倍。如今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的道路修建的差不多了,按照規劃,接下來就該修建一條從北京直通南京的道路了。 至於為什麼工部會在直隸、山東、河南三省不遺餘力的修路,那是因為這三個省份交管理稅了。 管理稅,也就是之前綜合局收的管理費,也可以說是變相的商稅。 這三個省份,直隸那就不用說了,就在京師眼皮子底下。 河南境內多藩王,沒什麼像樣的地頭蛇阻攔。 山東倒是有一個衍聖公,不過在最初清查山東田畝的時候,就被朱由檢拿捏住了。衍聖公是孔聖人的後裔,你不聽話我就換南孔來。為此,當代衍聖公孔胤植也沒敢說別的。 所以,稅務司直接下場,稅警總團協助,在這三個省直接開收管理稅。他們見這路平了,孩子有學上,挺好的。 既然在這三個省收管理稅了,那就必然要對這三個省份給予回報,加固黃河大堤,修橋補路,建立學堂,那是不要錢似的往這三個省裡塞。 朱由檢就是要創立一個標杆,我收了你的管理費,我不白收,你看看這橋、這路,多好啊。普通老百姓那平時就種個地,收管理稅也收不到他們頭上。他們就覺得,這路多平整啊,過個河也不用要再繞路了,孩子也有學上,挺好的。 而且朱由檢還下了死命令,這三個省收上來的管理稅,收上來多少,就往這三個省裡砸多少,一分錢都不要留。該修路修路,還架橋架橋,黃河大堤照死了加固。 要是還有富裕的,那就多建學堂,多請教書先生,讓孩子們都學上。 這麼多工程,那是多大的油水啊,而且,地方官員都巴不得在自己的轄區內修路呢。 修橋鋪路,這可是實打實的政績,誰不想要呀,而且修路的錢還是國庫出大頭。 為此,這些官員沒少了託關係,走門路,當然也少不了送禮啊。 溫體仁作為分管工部的右次輔,那自然是少不了的。 而且自從三法司衙門在地方設立之後,省有治安廳,府有治安居,縣有治安科,刑部的手也伸向了地方,管理天下刑名,這個權力可相當了不得,大明朝所有的百姓,犯沒犯法,基本上都是他說了算。 這其中,難免有些官員家裡有不成器的子侄惹是生非,那這些人自然要求到溫體仁頭上了。 不過,溫體仁也有自己的原則,該收的收,不該收的就不收。 做官做到溫體仁這種份上,哪還能靠著朝廷發的那點俸祿過日子。 溫體仁也瞭解朱由檢的脾氣,有點灰色收入不算什麼,只要別太過分,只要不耽誤事,那就不打緊。 還是那句話,做官做到溫體仁這份上了,除了政治原因,其他的錯誤,是不足以扳倒他的。 原來溫體仁的頂頭上司,分管吏部的內閣大學士楊景辰,卻並沒有按資歷接任內閣右次輔,因為分管戶部的畢自嚴也歲數大了,戶部那一攤子就夠他忙的了,他是不會也不能接任右次輔的,所以論資排輩就該輪到楊景辰接了。 可是,朱由檢卻讓楊景辰以內閣大學士的身份,兼任了大理寺卿,不再分管吏部。 大理寺是審判機關,雖然地方也設立了大理寺,對於普通百姓和中低層官員,楊景辰可以說是直接能定生死,但是對於高階官員,他就無能無力了。 不過,雖然權力遠不如之前分管的吏部,但是,楊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