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爪哇國人人帶刀,如有糾紛,動則拔刀相鬥,殺人之後,只要能躲得三日,便可免罪。此國也無法度,也無餘刑,抓住犯事之人,直接用刀戳死。竹輪會本來就是一種競技遊戲,死不償命,獲勝者只需付幾個錢,把被殺之人的妻子買來就行。吳朝幹殺了兩個番男之後,他們的八個婦人也必需要吳朝幹收去,王動已經替他付了錢。
爪哇國人驚歎吳朝乾的武功,這裡人尚武,事畢後,吳朝幹雖茫然不知所措,但國王已經向鄭和提出要吳朝幹教授他的衛隊槍法,鄭和本來還在想著如何平息事端,沒想到如此圓滿,事雖如此,還是把王動叫去斥責了一番。王動倒也護短,本是他弄飯大家喝多了,自己也有些責任,所以他一鼓腦兒全部接下,任由鄭和怒,諾諾不敢出聲。此事之後,吳朝幹算是徹底孝忠王動,只等著王動哪天大善心,收他為家臣,然後改名王朝幹。
………【第二五節 爪哇仙猿】………
費信知道,在西洋這一片島國中,爪哇國算是一個大國,據傳爪哇有“千島之國”之稱,而這一任國王維氏是個有點想法的國王,他能打敗東王,又重視與大明朝的關係,特別是在對待舊港、蘇門答臘國和滿剌加等的態度上,就知道他所圖不只是爪哇島。雖然大家都是大明朝的屬國,但他卻把自己定位成為這些國家中的老大,周邊國家,離的近的,先服我,然後再服明朝,當然,這是明朝使臣不在的時候說的話,明朝使臣在的時候,大家都是好兄弟。
費信作為一個穆斯林,非常高興的看到,國王本人願意聽鄭和大人講《可蘭經》。當年蒙古人征服亞洲的時候,同時也帶來了文化的交流,伊斯蘭教被蒙古人從中亞帶到了他所征服的每一寸土地上,這一點費信不大同意王動的觀念。
王動曾對他說過,蒙古人知道西番諸國已經不大尊崇佛教,民風兇悍,所以蒙古人很聰明的一手大棒一手饅頭,在西洋國家時時玩玩屠城的遊戲外,又大力扶持伊斯蘭教;羌塘(今西藏)番民只知道吃肉喝酒,也是強悍無比,所以在那裡蒙古人大力展喇嘛教;在中原一帶,成吉思漢召見全真教,以宗教去教化百姓是非常好的手段。費信知道這此史實,但卻沒從這個角度來思考過這些問題。
鄭和大人還在給國王講經,清真寺已經開始建設,這點真要感謝王動帶來的工匠,有他們在做起事情來真方便。王動事無鉅細居然也都清自過問,他手下的人很多,根本不用他自己親自過去檢視。
王動自然有王動的想法,如今在鄭和大旗下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在鍛鍊,扛著明朝政府的名義培養自己的工人。從楊剛那得到的訊息可知,才兩個月,夷洲那已經初具規模,幾個大的作坊已經建了起來,在鄭和的授意之下,鄭和船隊次下西洋損壞待修的船,有些已經被註明為廢棄,私底下已經偷偷轉到了夷洲,而第一批隨鄭和下西洋的水師退役人員,也被偷偷召集到了夷洲。在占城,水泥的龍山城、龍山港已經開始建設,龍山船場一號作塘已經開始啟用,可以維修船隻。華州那邊,幾十個中國工匠已經派了過去,吳朝幹也說,蔣武現在手下有數千暹羅小工在幹活,場面非常熱鬧。
費信沒事的時候,常常會和馬歡在一起聊聊,他們的身份差不多,費信是鄭和和通譯,馬歡是王動的通譯。費信從馬歡那知道,王動與鄭和不一樣,鄭和開始他當個通譯,現在身份是近似於幕僚,而王動除了要馬歡做個通譯以外,還要讓他四處活動去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從這點上講,費信很佩服王動的眼光。相對於馬歡,費信這已經是到過大城三次,馬歡只一次,但前些天兩人在一起清談,說到大城的時候,現馬歡居然知道的東西比他還多。
真搞不王動為什麼要派那麼多人四處去了解那個國家幹什麼,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下埋的,這些東西王動居然都在派人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