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懷次日一早到衙堂署理公務,得知史珣昨日夜間已從荊州返回泌陽,便將史珣召到衙堂詢問他對商團組建的具體意見。
大理國乃前朝通海節度使段思平所創,立國比大越還要略早二三十年,自立國以來曾多次致書大越以求通好,但大越都未予以理會,直到天宣帝繼位,才正式接受大理國的朝貢。
大理國於天宣三年,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派遣使團抵達汴梁覲見、朝貢。
史珣其時在戶部任吏,恰好有機會結識到使團裡的幾名大理官員,對大理國略知一二。
大理國奉段氏為國主,但國內董、高、揚、嚴等姓家族的權勢極大,特別是高氏一族在大理壟斷國相之位長達百年之久,在大理國有“高國主”之謂。
大理國除了上層權力分割嚴重,地方上割據勢力也是極強。
這些都決定了商團就算成功獲得朝廷的旨意出使大理,在進入大理國境內之後還想繼續西行,極可能???????????????會與大理國地方割據勢力發生衝突。
此外,大理國以西瀘水沿岸,屬於吐蕃朵甘思部的勢力範圍。
不過,即便同屬同朵甘思部,當地的教派及軍閥割據勢力還是非常的混亂、複雜,並不隸屬於哪家統一的勢力之下,也沒有凝聚成一團。
然而京襄目前除了要考慮自前朝以來吐蕃諸部對中原都不太友好之外,史珣認為制司還需要考慮到赤扈人在征服党項及西域諸國之後,可能已經遣使或遣兵馬深入西蕃高地深處招撫吐蕃諸部了。
從京襄調兩千精銳步騎編入商團,計劃以四個月的時間抵達瀘水之畔,將卒必然疲憊之極,在與從洮源南下的契丹兵馬會合之後,也未必能從容應對當地錯綜複雜的吐蕃勢力,史珣建議徐懷授予商團更大的權力,允許他們聯合大理國西部的地方勢力,以征討吐蕃的名義,殺入瀘水之畔。
史珣剛到楚山時,年僅三旬,即便之前就在戶部任吏多年,但在徐懷眼裡,他各方面還遠談不上成熟,沒想到此時都已經有考慮到赤扈人很可能已經著手招撫吐蕃之事。
除了一度佔據河湟地區建立青唐國、對大越陝西熙河路有所威脅的唃廝囉部,為大越臣民所熟知外,四分五裂日久、位於西蕃高地深處的吐蕃其他部族,一直都遠在中原的視野之外;而西域諸國又長期附屬於党項人,上百年來與中原更加沒有什麼直接的接觸。
因此,大越立朝以來,中原對吐蕃及西域諸國的瞭解都是極其有限的,也很少有誰在分析天下大局之時,會將吐蕃及西域諸國考慮進去。
制司對吐蕃及西域諸國的資訊,主要也是來源於契丹殘部,但契丹殘部南遷天水的時間很短,對吐蕃及西域諸國的瞭解,也是相當的碎片化——因此軍情司到現在對吐蕃及西域諸國,還沒能建立一個相對完整的認識。
不過,徐懷個人也是推測赤扈人在征服党項人以及西域諸附屬國之後,即便考慮到西蕃高地的嚴酷環境以及吐蕃諸部錯綜複雜的關係,未必會急於調派大規模的兵馬去橫掃西蕃高地,但也應該會調派一支小規模的精銳之師,或遣使進入吐蕃曾經的國都邏娑地區,與吐蕃諸部接觸。
而吐蕃諸部四分五裂這麼多年,還未曾有一派勢力再次統一西蕃高地。
他們看到赤扈人這幾十年來如耀陽一般崛起,橫掃草原、大漠,西域諸國及党項人都相繼臣服於他們的馬蹄之下,懾於赤扈人的武力,主動選擇臣服,也不是什麼難以想象的事情。
徐懷想到這些,但擔心會內部會滋生悲觀、沮喪的情緒,還沒有主動的去提及這點;跟契丹殘部的交流,甚至在蕭林石的私函之中,徐懷更是避擴音及這點。
現在史珣提到這點,徐懷心裡卻沒有太多的擔憂,而是感到非常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