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50章 巧巧的病因

大概是在袁佳好三歲左右的時候,袁父的哥哥告訴了袁母一個祖傳的偏方,說是對痴傻的兒童很是有效。

將紅繩浸泡在袁佳好平時喝的藥湯裡,等到紅繩晾乾,戴在袁佳好的手腕上,一年後將紅繩燒去,便可以祛病消災。

沒有人相信這方法有效,但袁佳好戴上紅繩後,好似真的慢慢恢復了。

一年後,袁佳好走路不再跌跌撞撞,學會了使用勺子和叉子,她甚至可以簡單地說出很多詞語,只是無法連貫地說出一句完整的話。

袁母欣喜若狂,她認為,只要戴繩子的時間夠長,袁佳好就一定能成為正常人。

但自那以後,袁佳好雖然每日戴著那枚紅繩,卻沒有再次好轉的跡象,反而是她的語言系統倒退了一些。

袁母在一年內教會她幾十個詞語,她在一個月內就忘卻了大半。

袁母只好將繩子燒掉,以免女兒的情況繼續惡化。

這方子的確有用,只是袁家口口相傳的過程中,或許丟失了一部分,導致袁家人存下的方子是有誤差的。

這類方子並非用來治病,而是用來安魂的,需要浸泡的藥方亦非病人常用的藥方。

既然這是袁家祖傳的偏方,那麼袁父就不可能不知道,雖說這枚書籤背面的綢緞不是紅繩,但和紅繩的作用也差不多。

楚遙仔細分辨了一下書籤沾染的藥味,其中包括杜仲、黃岑等藥物,這些藥物結合起來,就是用以治療寒溼阻滯的方子。

這時,陳佩雯的手機響了起來。

她看了一眼螢幕上顯示的來電人,趕緊接了起來,說道:“喂,是項醫生嗎?對對對,我給你發的圖片你看了吧,你能分辨出那些是什麼藥物嗎?”

過了一會兒,她失落地說道:“喔,是這樣啊……這倒也是,藥物的形狀都差不多,真是難為你了。”

楚遙隱約聽到電話那邊提到了一個詞,“擴張血管”,所以這些藥物裡應該是含有某類降壓藥。

陳佩雯結束通話了電話,嘆了口氣,才又開口說道:“我問過醫生了,他只看出了一種藥,是降低血壓的。但很多病都會引起血壓升高,所以也不能確定到底是什麼病。”

她以為自己的想法很不錯,不料又一次被否定了,整個人也像是霜打的茄子一樣。

然而,保溫杯裡泡著的冬蟲夏草、治療寒溼阻滯的藥方、藥物的份量,以及項醫生提到的降壓藥,這幾點已經能讓楚遙得出一個確切的答案——腎衰竭。

冬蟲夏草本身就有補虛的功效,而寒溼阻滯也常體現於腎臟方面。

由於腎功能損毀,巧巧吃的藥物都必須嚴格控制劑量,很多藥只能吃正常人的一半或者四分之一,所以藥盒裡的藥才是半片。

腎衰竭也會引起高血壓,故而不得不吃降壓藥,以此減輕腎臟負擔。

而巧巧顯然是病了許久,整個人的身體都拖垮了,也就說明她已經到了換腎的程度。

但在那個年代,換腎可不是那麼簡單輕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