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考究
聽到於立飛對雍正時期的釉裡紅了解得很清楚,吳文古欣慰的點了點頭。康威浩也覺得今天長了見識,他萬萬沒想到,於立飛這麼年輕,竟然對釉裡紅這麼瞭解。這完全顛覆了他對保安的看法!
“立飛,看來你對釉裡紅的瞭解很深,那你能詳細說說清朝各個時期的釉裡紅嗎?”吳文古搬了把椅子,坐了下來。既想考究一下於立飛,也想知道他到底知道多少。
“雍正皇帝對瓷器的要求非常高,雍正釉裡紅畫得非常精細,主要特徵就是:輕描淡定。畫的筆道非常細,一點也都不暈散。而康熙時期的釉裡紅,經常發黑。因為那個時候,對溫度控制不好。一旦溫度高,顏色就飛了。所以工匠們,寧願溫度低一些,至少不會燒成一個白瓶。
而且康熙時期的釉裡紅,甚至包括康熙早期的一些瓷器,都不會寫款。就算要寫,一般也會寫明朝的款。如果一個顏色偏黑的釉裡紅,上面還落有‘康熙年制’,肯定就不真。可越是這樣,反而價值非常高。民國時期,很多收藏愛好都知道,康熙的釉裡紅可是了不得的收藏。”於立飛也沒有藏拙。
他知道,自己只是多看了幾本書,跟吳文古是沒辦法比的。甚至跟康威浩,也有一定的距離。在他們面前,可以盡情發揮,就算說錯了,也不會被他們恥笑。而且,如果自己理解錯了,還可以得到他們的指正,這可是千金難求的學習機會啊。
“那乾隆時期的釉裡紅呢?”吳文古又問,於立飛對康熙和雍正的釉裡紅,理解的還是比較深的。整個釉裡紅的歷史,主要就是元朝、明初和康乾,只要把握了各個時期的特點,就不怕被人騙。
“乾隆則繼承和發揚了雍正和康熙的態度。據《清檔?唐英奏摺六十二號》記載:乾隆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唐英在北京,太監胡世傑奉乾隆皇帝之命,交給唐英釉裡紅掛瓶一件,畫樣一張。並傳旨:‘看明瓷器釉色,照紙樣花紋燒造幾件送來,務要花紋清真。並將古瓷樣式好者挑選幾種,亦燒造釉裡紅顏色,俱寫乾隆年款,送來呈覽’。”於立飛說道。他在看這些資料的時候,就好像在聽故事,既覺得好玩,又能豐富自己的知識,自然就記憶深刻。
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唐英,但只要是對乾隆時期的瓷器有研究的人,肯定就知道唐英是何許人也。他是乾隆皇帝任命的督陶官,由朝廷親自派到景德鎮坐陣,專事管理和監督燒瓷。雖然這個督陶官的品級不高。可是權力非常大。
唐英也不負聖恩,他從四十七歲到景德鎮,幹了二十八年,一直到七十五歲。實在幹不動了。才請旨退休。唐英在退休之後,才幾個月的時間,就去世了。可見,他確實是幹到了油枯燈滅。
當時唐英是直接可以跟乾隆對話的。可見乾隆對燒瓷的重視。現在很多博物館裡,都有落款“瀋陽唐英”的國寶級瓷器。甚至唐英在景德鎮時期所燒造的瓷器,行內人都稱之為“唐窯”。可見唐英在瓷器史上的地位。
“唐英當時把掛瓶看了許久,把樣子和顏色仔細記在腦子裡,拿著紙樣回去,親自督促窯工。一定要把釉裡紅的顏色充分表現出來,釉水要肥潤、顏色要鮮明。這件事發生在乾隆初年,說明當時對釉裡紅的重視程式非常高,釉裡紅的地位也顯得很高。”於立飛緩緩的說道。其實不管什麼事情,只要是一把手重視,效率就會非常快,質量也會特別好。
所謂的掛瓶,就是掛在牆壁上的瓶子。瓶子一般都是圓的或是方的,那怎麼掛呢?其實掛並只是半個瓷器的狀態,前面有個弧度,後面是平的,可以掛在牆上裝飾。當時的乾隆皇帝,很喜歡掛瓶。
當然,論價值的話,雍正時期或者乾隆時期的釉裡紅三果紋高足碗,還是不如宣德時期的。雖然雍正期的釉裡紅質量好,技術水平高。可是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