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現在就好奇了,明孝陵好像是在南京啊,並不在十三陵,而朱元璋當時也是南京後來他的兒子朱棣遷都北京才有明十三陵和宮殿,難道朱元璋早就準備好了首都一直沒有遷都嗎,而明孝陵這個地方簡直是撲朔迷離啊。
孝陵修建工程從洪武十四年(1381年)動工,於洪武十六年完成了陵墓的享殿等主體工程,先後呼叫軍工10萬,至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歷時25年。其總體佈局分兩部分:一是導引建築的神道,二是陵寢主體建築。
明孝陵在清代曾受到過多次重創,尤其清代咸豐年間的戰火幾乎讓明孝陵地表建築毀於一旦,康熙手書的御碑甚至倒地破碎。一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曾國藩奉詔祭陵,才著手修復明孝陵。當時,曾國藩派員勘估,明孝陵維修實際需白銀20萬兩,但是清朝財政拮据,結果最後只用了740兩銀子做了一些小維修,那塊治隆唐宋御碑也被扶起粘合,至今碑身上還看得到一道補過的裂痕。原本人們可以從石碑左右二邊繞過,而在1980年代以後,整個石碑左右都被水泥所固定,一直到屋頂;所以要先從御碑殿出來,才可以看到龜趺的後面。
方城的後面是朱元璋及皇后馬氏合葬的地宮俗稱寶城,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寶城厚實堅固,依山勢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磚壘築,厚約1米;在南邊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大字。整個陵園明朝時曾種植松樹十萬株,放養懸掛銀牌的長生鹿一千頭,到明末清初的時候,就損失淨盡了。至今明孝陵從未被盜過。
史料記載,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下令建陵。第二年8月,馬皇后去世,9月葬入此陵墓,定名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於諡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說是馬皇后諡“孝慈”,故名。明孝陵永樂3年(1405年)建成,歷時25年。
明皇室先後呼叫軍工10萬,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明孝陵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形制參照唐宋兩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建成時圍牆內享殿巍峨,樓閣壯麗,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圍入禁苑之中。陵內植松十萬株,養鹿千頭。因屢遭兵火,明孝陵除陵寢地宮外,現僅存神道、下馬牌坊、大金門、四方城等。
墓區的建築大體分為兩組:第一組神道部分,從下馬坊起,到孝陵正門;第二組是主體部分,從正門到寶城、明樓、崇丘為止。現存建築有神烈山碑、禁約碑、下馬坊、大金門、四方城及神功聖德碑、孝陵殿、大石橋等。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做了31年皇帝的朱元璋去世,禮葬孝陵。朱元璋及皇后合葬的地宮俗稱“寶城”,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它的四周有條石砌成的石壁,其南邊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7個大字。寶城厚實堅固,依山勢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磚壘築,厚約1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陵墓之一。歷經600餘年的風雨之後,近年來寶城牆體出現了區域性坍塌,牆面剝落,個別地方因為地基沉降逆向撕裂而形成巨大裂縫
根據《中山陵史話》等書籍記載,這裡曾有明孝陵的一道中門,但毀於戰火,清代在中門的基礎上改建碑殿,並豎立了五座高大的石碑。正中有一塊大石碑,下有馱碑龜趺。其馱碑龜趺與眾不同,脖子出奇地短。清朝康熙皇帝一生中六次南巡,五次拜謁明孝陵。石碑上書治隆唐宋四個鎏金大字,碑高3。85米,寬1。42米,厚度0。38米。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頌揚明太祖治國方略超過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
這是清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謁陵時御題。這是因清朝剛統治中國,康熙執政初,漢人不服滿人統治,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康熙深知,光靠高壓政策是不行的,還須依靠漢人。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