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8部分

“‘一日不練三日空’,如果明兒開拔,今兒才‘臨陣磨槍’,哼哼,倒可能‘不快也光’,可是,只光不快,管個屁用?!”

關卓凡頓了一頓,突然大喝一聲:“你們明不明白?”

“明——白!”諸將齊聲大吼。震得屋瓦簌簌發抖。

關卓凡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再者說了。你們想一想軒軍士兵的軍餉!一個月十兩銀子,整整兩倍於旗營和勇營,三倍於綠營——還是改編之後的綠營!這份薪餉,幾乎趕得上一家小錢莊的‘檔手’了!”

“拿著如此豐厚的一份薪餉,不好好操練,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卻整天想著放羊——怎麼,你當我是養吃白飯的?!”

“各位算一算,將養咱們軒軍,朝廷一年要花上多少銀子?”

“左季高西征,一年的軍費是三百五十萬兩,咱們不計江南駐軍,只算天津本部,單單軍餉一項——姑且先不算其他的費用,便是六百萬兩!幾乎是人家的兩倍!各位,人家可是在打仗,咱們只是窩在軍營裡操練!”

“這六百萬兩銀子,都是民脂民膏!都是朝廷勒緊褲腰帶攢出來的!如果咱們操練都不能操練出個樣子來,對得起老百姓的這些血汗錢嗎?!還有,哼哼,受得了人家的風言風語嗎?!”

關卓凡的話,看似慷慨激昂,但是,最敏感的那部分,他僅僅是非常委婉地帶了一句——“風言風語”,並沒有直接說出嘴來。雖然這是軒軍的內部會議,但畢竟是“大會”,不是和親信之間的私下對唔。…

最敏感的那部分是什麼呢?“風言風語”又是什麼呢?

封建農耕時代,生產力低下,長時間維持一支高質量的常備軍,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旗營和綠營,算是清朝的常備軍,後來變成了什麼樣子,有目共睹。這不是簡單的“腐化墮落”,事實上,旗營也好、綠營也好,是愈來愈窮,不是愈來愈富。究其竟,是中央政府無力長期支付高質量常備軍需要的高成本。

軒軍的戰鬥力,遠超同儕,箇中原因很多,但說一千道一萬,擺在第一位的,還是高薪餉。如果軒軍士兵只能拿改編之前的綠營那一個月一兩五錢銀子的軍餉,關卓凡再怎麼開金手指,軒軍的戰鬥力,也是到不了現在的這種地步的。

高薪餉是高成本的同義詞。

本來,一俟戰事結束,就應適度裁軍,繼續維持戰爭期間規模的軍隊,既沒有必要,也是財政難以負擔之重,古往今來,世界各國,莫不如是。可是,軒軍卻反其道而行之,捻回打完了,非但沒有裁撤,反而有少量的增加。

這自然是因為朝廷視軒軍為子弟兵、刻意加以扶持的緣故。

但整個財政盤子就那麼大,軒軍的運營成本又特別的高,為維持軒軍,就得大幅度減少其他方面的支出——主要是裁撤湘軍、淮軍。

所以,裁撤湘、淮,既是政治上的要求,也是經濟上的要求。

綠營的改編,也有這麼一層考慮。改編之後的綠營,總人數不足原先的三分之一,雖然單位成本增長了一倍,但總成本不到原來的三分之二。

節省出來的資源,就用到了軒軍身上。

關卓凡之所以安排聖母皇太后天津閱兵,也有這麼層意思在:錢花出去了,得讓投資者看到收益,得讓人家說一句:“這錢花的值!”

這樣,就算有什麼“厚此薄彼”的“風言風語”,也沒有什麼緊要了,因為沒人能說你“屍餐素位”、“虛靡糧餉”。

所以,給我好好操練!

還有,不間斷的訓練,除了能夠提高和保持較高水準的“競技狀態”,也起到著和足球、橄欖球類似的作用——消耗士兵們多餘的精力和荷爾蒙,叫他們沒時間、沒精力去折騰其他的么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