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0部分

這件工作關卓凡親自主抓,他的目的,除了維持各部之間相對平衡外,更深的心思不能宣之於外:他要借這次調整的機會,進一步縮減軒軍各團殘留的對團官個人效忠的可能性——軒軍唯一的效忠物件只能是關逸軒,從而為日後徹底改革軍制做準備。

關卓凡要來了整六個月的後勤補給,但進軍亞特蘭大的時候,真能帶在身上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都得放在查塔努加。查塔努加變成了一個龐大的後勤基地,物資堆積如山,新建的倉庫綿延數里,一眼望不到邊。

其實還不止,孟菲斯還有一部分,實在是查塔努加擺不下了,才發了一部分到孟菲斯去,結果變成了一個很有趣的局面:查塔努加是西線大軍南下的總後勤基地,而孟菲斯是查塔努加的後勤基地,查塔努加的儲備不夠了,再從孟菲斯往查塔努加運。

而查塔努加對前線的補給是這樣操作的:進軍初期,從查塔努加用鐵路向前線運送,戰線向前推進後,在前線的後方沿鐵路建立二級後勤補給基地,查塔努加的物資發到這個二級基地,再由二級基地向前線傳送。

戰線持續前推,二級補給基地和前線之間便出現三級補給基地,物資由查塔努加而二級補給基地,由二級補給基地而三級補給基地,由三級補給基地而前線。

如此節節推進,鐵路和物資一直跟著前線部隊,直至亞特蘭大。

在這個龐大的後勤補給體系中,鐵路是串起每個環節的生命線,可以想象的到,不論是在北軍的前方還是後方,南軍必採取一切手段破壞自身以北的鐵路線,於是,隨時隨地修復甚至新鋪出一條鐵路,便成為保證北軍順利進軍的必要條件。

而查塔努加和亞特蘭大之間,雖然沒有類似傳教士高地瞭望峰那種險要,依然是有山有河,遠遠談不上一馬平川。

這在中國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情。當時的中國,連一條鐵路都沒有,自然完全沒有想象空間;可即便中國有了鐵路,甚至之後的好幾十年時間裡,還是無法想象啊。

而美國人這個時候就辦得到了。

關卓凡在心裡一聲長長的嘆息:任重道遠啊。

負責搭橋修路的主力,是謝爾曼獨步全聯邦的工兵部隊。

在今後的行軍作戰中,關卓凡會不斷見識到這支部隊變戲法一般的、令人瞠目結舌的工程能力。

相比起來,之前謝部強渡田納西河不過是小菜一碟。

仗還沒開打,這份後勤補給計劃便給了關卓凡很大的感慨,他本來認為自己已經充分認識到“國力是戰爭之本”這個道理,現在才發覺,認識得還是不夠深刻啊。

怪不得西點軍校最重要的課程是數學;畢業了,成績最好的去工兵,其次是炮兵和騎兵,最後才是步兵。

東線南軍那位天才統帥羅伯特?李,從西點畢業之後,就當了工兵。他的成績是那一屆畢業生的第二名。

謝爾曼西點畢業後當了炮兵,他的成績是第六名。

格蘭特只能去當步兵,因為他的成績是第二十一名。

感慨完了,來看一看我敵兵力對比。

北軍兩路南下大軍,關卓凡走左路,謝爾曼走右路。

左路,關總司令下轄兩個軍團,松江軍團,二萬九千人,軍團長華爾;昆布蘭軍團,留一部守衛後勤基地,南下三萬八千人,軍團長兼田納西戰區司令亨利?托馬斯。左路軍共六萬七千人。

右路,謝總司令下轄也是兩個軍團,俄亥俄軍團,三萬人,軍團長約翰?斯科菲爾德;孟菲斯軍團,二萬八千人,軍團長詹姆斯?麥克弗森。右路軍共五萬八千人。

西部戰區南下兵力共十二萬五千人。

再看對面的南軍。

南軍總兵力六萬人,勉強達到北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