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晰聞言,拍著桌子高聲叫好,心中還頗為遺憾,「妙啊,我怎麼沒想到呢,回頭就讓管事也這麼幹!」
說來說去,將最近京中的大事兒都討論了個遍,最後落到了不久後的外邦來朝之事。
大齊統一天下後,經過這些年的休養生息,頗有幾分盛世之景。往年戰亂,胡王還會趁機過來搶掠一番。而現在元熙帝手下兵精馬壯,胡王根本討不了好,哪怕心裡再憋屈,也在大齊的精兵鐵騎之下認慫了。元熙帝可不是前朝那些軟腳皇帝,碰上胡人就腿軟,聽了胡人犯境就想著賠款議和。
這幾年百姓恢復了元氣,稅收也慢慢上來了,國庫自然跟著豐盈了不少。元熙帝要錢有錢要兵有兵,胡人這時候還跳出來捋虎鬚,那不就是上趕著找打麼?
元熙帝親自點了十五萬精銳,命福王統兵,將胡人一通爆錘,錘扁了胡王不說,還把他的部落一分為六,現在胡人都亂成了一鍋粥。
胡人那邊老實了,西域那邊的小國也就動了心思。當年西域與漢人相互通商,商路很是繁華。一直到近兩百年,漢人戰亂不斷,胡人趁機搞事情,多次在商道上行劫匪之事。一來二去,兩邊的通商就這麼斷了。
現在胡人元氣大傷,被福王趕出老家重新找聚居地,訊息靈通的西域諸國頓時歡欣鼓舞,他們那邊還流傳著中原富庶繁華的故事,對中原的絲綢瓷器與茶糖等東西十分嚮往。這些東西可都金貴著呢,在他們這兒只有王族才能用得起。想到那些精美絕倫的器具,西域諸國內心愈發瘙癢,在聽到胡人被大齊幹翻了,這些小國的王族還開了個會商議了一番,最後拍板決定,派使臣去大齊看看,最好能談一談繼續通商的事情。
現在大齊很給力,其他人不敢搞事情,恢復通商後,他們也能過上更舒適的生活。
於是,元熙帝就接到了各國的上表,說是有意派使臣前來京城瞻仰一番大齊的繁華。
這等長臉的事兒,大齊必須答應啊。
在顧淮之回京之前,鴻臚寺就已經在準備接待使臣等一系列事宜。算算時間,使臣也該進京了。
顧淮之進戶部後專心搞改革,沒仔細去琢磨其他部門的事兒。
現在聽到西域諸國使臣進京的訊息,顧淮之心中不由一動,腦中就想到了四個大字:絲綢之路。
通商的好處自是不用多說,錢要流動起來才能刺激經濟,看看現在的青州就知道,刺激經濟發展能對百姓的生活帶來多大的變化。
當年的商路地圖還在,不用再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開通這條商道。這回使臣進京,走的也是這條商道。若是能繼續和西域通商……
顧淮之只要一想到其中的利潤,就有點坐不住了。商業是顧淮之的老本行,箇中的彎彎繞繞心裡門兒清,可以說只有他坑別人的份,別人想坑他,沒門。加上顧淮之現在又管著朝廷的錢袋子,怎麼著也得為國庫多拉點銀子進來。一則是促進雙方合作共贏,二則,顧淮之這個戶部侍郎也要刷點功績不是。
另外,顧淮之心裡還有自己的算計,現在的造船技術,根本造不出能橫跨大西洋跑去美洲的船。絲綢之路那邊,當年漢朝的絲綢瓷具可是透過這條路去了羅馬。要是顧淮之沒記錯,羅馬就是後世的義大利,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也是義大利人來著。
不管以後如何,能不能與羅馬保持往來,就說眼下,西域那邊也有不少顧淮之眼饞的好東西,比如夏天必吃的西瓜呀,可以釀葡萄酒的大葡萄啊,說到這裡,顧淮之忍不住又發散思維了,現在葡萄酒好像還沒人釀來著,要是自己釀了出來,單憑那賣相就不知道有多少人捧著銀子排隊等著買,掙得多還不浪費糧食,多好!
作為戶部侍郎,顧淮之真是為國庫操碎了心。
西域諸國的使臣們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