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高麗提交資料給專家組,並作陳述證明。
崔永安說的頭頭是道,不知道的人還真以為端午節就是他們的。
接著輪到蕭央他們了。
這次代表團讓蕭央來做陳述證明。
蕭央起身笑著說,“首先我要陳述的一個觀點就是,端午節是華夏的,歷來都是華夏的,不是任何其他國家的。”
崔永安等人冷笑。
蕭央繼續說,“端午從字面上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
“‘端’在古華夏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
“在華夏古老的典籍《風土記裡有記載: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個五日,頭一個五日就是‘端五’。”
大螢幕上出現了相應的《風土記古本,以及某年某月這本古本被證明是真實的一些權威資料。
蕭央繼續說,“華夏古代紀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順序推算,農曆的正月開始為寅月,按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順序推算,第五個月正是‘午月’,而午時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午,古人與‘五’通用,故端午與端五同義。又因其月日數相同,人們又稱端午節為‘重五節’或‘重午節’。”
大螢幕上再次出現相應的作證資料。
蕭央看著崔永安,“崔永安先生,我想請問你,高麗有天干地支這一說嗎?”
崔永安剛才證明端午節的時候,並沒有提到天干地支。
眾人都看著崔永安。
崔永安淡淡說,“天干地支而已,高麗古代當然有,只不過古籍已經意識,無法考證。”
蕭央忍不住笑了,“好一個死無對證。”
崔永安嘴角抽搐,他確實沒辦法拿出證據來證明天干地支也是高麗的。
蕭央繼續說,“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
他又看著崔永安,“不知高麗是不是也有這麼多叫法?”
崔永安說,“在我們高麗,端午節。”
蕭央問,“你確定?”
崔永安說,“我當然確定。”
蕭央說,“據我所知,高麗鄉下就沒有端午節一說。”
崔永安臉色微變。
大螢幕上有放出一些資料。
高麗一共有四種叫法,這四種叫法都囊括在蕭央剛才所說的那些叫法中。
崔永安再次被打臉。
整個高麗團隊的氣氛都很沉悶。
蕭央繼續說,“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卻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最終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
“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其中一位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