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意前來秣陵,說服程普將軍,共抗陳飈。”站出來發言的是秦松秦文表。吳縣事發之時,秦松生病在家,但今日也來議事。
“不行。”孫靜一口回絕,他不信任秦松。這秦松跟張昭走得很近,他要是去了,能把程普等人給說反了。
“此事太急,文表先生近日重病剛愈,實在不宜勞頓,萬一途中又病倒,可就誤了大事。”孫靜嘴上也不再留情,諷刺了秦松一把。
秦松臉色大變,瞪了孫靜一眼,又看了一眼張昭,似乎希望張昭說些什麼。
“文表,孫將軍也是好意,你無須著急。不如……”張昭又環顧一下,看到徐盛,便說:“徐司馬曾駐軍秣陵港口,與程、賀兩位將軍也有交情,不如辛苦徐司馬一趟。”此時,徐盛官拜別部司馬。
“這……恐怕不妥吧?”徐盛聽到張昭提出讓他去,心中驚訝,他是武將,口才一般,顯然不適合去做這種需要當說客的工作。
“徐司馬自前年才加入我江東軍,與程將軍又不熟。”孫靜連忙否定張昭的提議:“不如讓董元代去,他與程將軍認識已久,必能說服程將軍。”
孫靜明白張昭想幹什麼,徐盛和董襲是從秣陵港口調回來的,調回來時仍掌握軍權。董襲與張昭走得近,徐盛卻是兩年前一直跟著孫權,是孫靜可以爭取的。
倘若徐盛離開吳縣,他手中之兵歸誰掌控?同樣的道理,張昭也斷不會讓董襲離開吳縣。
“我有一提議。”這時,有一個人站了出來,竟是華歆。
張昭和孫靜同時看著華歆,心中很疑惑。自從吳縣劇變以來,江東之臣明顯分為兩派,張昭、張紘、顧雍等一派,孫靜、吳景等孫家之人或親戚一派,兩派針鋒相對。
除此之外,還有華歆、虞翻等中立派或牆頭草,但這些人從未主動發言。想不到,在這敏感的問題上,華歆站了出來。
“可由吳太守去秣陵,吳太守乃丹陽太守,一直駐在秣陵,前因有事,才回吳縣,如今該回秣陵了,吳太守乃先主公的舅舅,又與程、賀兩位將軍熟識,定能說以利害。”
“至於曲阿,我可以自薦,以我之才,定能完成此重任,說服宋、潘兩位將軍,如何?”
張昭看了一下華歆,便點了點頭,他又看孫靜,意思是說,你趕緊拿主意。
孫靜想了一下,吳景跟孫家關係密切,是自己人,去秣陵也合適,總比其他人要好。華歆平日跟張昭等人也沒什麼往來,且建議吳景去秣陵,應該不是張昭的人,就點頭同意了下來。
江東諸臣,總算是商討決定了這件事情。然而,這件事只是兩派爭鬥的縮影。
吳景和華歆匆匆離開了吳縣。吳景乃武將出身,上馬就狂奔起來。華歆是坐馬車去的,自然要慢些了。
三天之後,華歆到了無錫,他心裡正矛盾著。華歆雖舉豫章投了孫策,但從未有過在江東留久的打算,他想北上回中原地區。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識破了袁雄的身份,得知袁雄是密探。他猜想袁雄多半是陳飈派來的,便故意結交,把自己所知的情況都告之,甚至直言不諱地把自己想回北方之事也說了出來。他想給自己留條後路,他日方便回中原地區。
這次以去曲阿為由,離開吳縣,其原因是袁雄離開吳縣後,他擔心與袁雄有往來之事被發現,想早點離開並返回中原。
他本來可以把家人一起帶走,結果被孫靜這老狗防了他一手,把他的小妾留在了吳縣,還以他八歲的繼子駱統來威脅。
一路上,他多次想著直接去宛陵算了,小妾就不要了。繼子駱統又不在吳縣,想來孫靜也拿駱統沒辦法,況且又不是親生兒子,也不管了。想了幾天時間,終究是捨不得,我華歆好歹也是個有意有情之人,豈能拋妻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