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瑤光滿意地點點頭。
不愧是原書長大後的大反派,縱然容貌普通了些,但男人最大的醫美是實力。
她有一種在別人家長面前,炫耀自己兒子的得意感。
燕元安進來時,就看見胡嬤嬤這對陌生的祖孫。
但他沒有問。
母親既然在上課時讓人把他叫來,就有她的理由。
“元安,”她指著黃旭道,“他剛來京城不久,沒了父母。為母且來問你,可願意收他為書童?”
只要成了書童,就能跟著讀書識字。
五個孩子中選中燕元安,也是因為他功課最好。
不過,燕元安是個有成算的孩子,她需要先問過他的意見,不能直接塞一個人給他。
如果他不同意,她再另想它法。
燕元安沒有第一時間答應,拱手道:“母親,可否允我與他說幾句話?”
“可。”
秦瑤光微微頷首。
於是,燕元安讓黃旭從胡嬤嬤身後出來,問了他幾句話。
諸如今年多大,父母是什麼人、是否識字等等,黃旭一一答了。
在遭逢大變之前,黃家在村子裡算家底殷實的。黃旭也並非內向的性格,只是這幾日的遭遇把他給嚇著了。
如今,有一個知書達理的同齡人,和藹的跟他說話,漸漸的也就不怕了,對答流利。
他也不知道什麼是書童,只覺得喜歡眼前的大哥哥。
問完話後,燕元安便對秦瑤光拱手道:“母親,孩兒願意。”
秦瑤光對穀雨使了個眼色,穀雨會意,笑著對胡嬤嬤說:“主子讓你家小子跟在二少爺身邊做書童,這可是前世修來的福分呢!”
胡嬤嬤慌忙道謝。
長公主府上的二少爺!
她在村子裡,何曾想過還能有今日機緣!這不比去村頭私塾裡上學強得多?
胡嬤嬤雖然不識字,卻也常聽私塾先生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意思是要儘可能讓子孫們開眼界。
往事已矣不可追,最重要的是將來。
“今日先不急。”
秦瑤光吩咐穀雨:“你領著他們去找個院子落腳,再讓繡房來做幾身合適的冬衣,安排個灑掃婆子。一應吃穿用度,按管事的例。”
說了要替胡嬤嬤養老,就先讓他們先安置下來。
待胡嬤嬤千恩萬謝地隨穀雨去了,秦瑤光才看著燕元安說:“元安,他們都是良民,又襄助於我。你若得了閒暇,就教教黃旭識字。”
把兩人的身份挑明,她相信燕元安知道該怎麼做。
“請母親放心。”
燕元安想了想,又問:“他若是和五弟一樣,當如何?”
他這句話問得極委婉。
意思就是,如果是個不愛學習的,我該怎麼辦?
秦瑤光一樂:“自然不會逼你當老師。”
她所提供的只是一個機會,能不能把握住,還得看個人。
誰也不能逼著人學習不是?
她沒有那個干涉他人人生的愛好,條件給足,能不能抓住機會,一切都看黃旭自己。
最差的結果,黃旭不會是個文盲。
這就夠了。
其餘的,就看他造化吧。
要是跟在燕元安身邊都沒有出息,那就說明他只是個扶不起的阿斗。
得了她這句話,燕元安的眉目才舒展開來。
他卻沒有退下的意思,又拱手道:“母親,院子裡的各種做宮燈的材料都準備妥當,您何時有閒暇?”
自從秦瑤光答應了跟他們一起做宮燈,孩子們就都盼著。
只是,她實在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