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9章 一滴水濺入一鍋油

鄧嬤嬤這句話,只是主僕之間的日常閒聊,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

落在秦瑤光耳裡,卻不一樣。

她無意識地撫過火狐毛領,清咳了兩聲:“想著接下來的事,可不能著涼了。”

鄧嬤嬤頗為贊同地點頭:“主子說得是,說一千道一萬,都比不上主子自個兒的身子骨來得重要。”

那可不?

在現代她就過勞死了一回,自然不能重蹈覆轍。

長公主府裡,和往日沒有兩樣。

孩子們繼續在淳寧的帶領下上課,僕役們則有序地忙碌著每日都要做的灑掃等日常,前往北戎的商隊正式啟程,蘇迪雅前來跟秦瑤光道別。

一輛青油小篷車從側門離開,裡面坐著的,是兩眼無光的百靈。

皇帝身邊的太監和府上撥出的下人隨行,另派出幾名公主府侍衛護送。

他們的目的地,正是白象庵。

在府外,就沒這麼平靜了。

昨晚在謝家會館所發生的事,以超乎尋常的速度,在京城迅速傳播開來。

如同一滴水,忽然濺入一鍋沸騰的油,頓時炸開了花。

春節期間的悠閒氛圍一掃而空,分明是一個豔陽高照的好天氣,好彷彿陰雲密佈、風雨欲來。

在京城生活的百姓,比地方百姓擁有對政治更敏銳的直覺。

他們臉上多了幾分警惕,變得小心翼翼起來。

而在朝堂上,再怎麼訊息不靈通的人,在上早朝時發現少了崔永唯,也知道不對勁。

薛青空一家子還在牢中待罪,另一名九卿又下了獄。

難道,要變天了?

更有嗅覺最靈敏的御史們。

風聞奏事是他們的權利,這麼大一件事擺在眼前,每個人臉上都掛著明晃晃的黑眼圈,彈劾崔永唯的摺子如雪花般飛來。

其中,也有質疑的。

比如鬼神之說不可信,賬本來歷蹊蹺真假存疑等等。

不過,在眾多的言論中,只佔少數,遠遠達不到對峙爭論的程度。

原因很簡單,崔永唯已經下了大理寺的牢獄,還是被皇帝親自發落的。

皇帝后宮因為三年前的水災冒賑案死去的那名寵妃,眾人緘口不言,心裡卻跟明鏡似的。

知道皇帝遷怒崔永唯,誰也不想去觸他的虎鬚。

謝殊看在眼裡,在心中暗自警醒:原來皇權再怎麼不濟,遇到事,仍然保有天然的威嚴。

只要皇帝表明態度,在朝中就能獲得絕大多數人的支援。

是時候該削弱皇權了!

自他把持朝政以來,這些年,都是這麼幹的。

皇權式微,就扶一把,讓皇室的名聲不至於墜入谷底。

世家坐大,就打壓一二,避免氣焰囂張。

勳貴跋扈,就挑出那個跳得最歡那個刺頭,狠狠收拾一通。

至於寒門清流?

幾個光會動嘴皮子的窮書生,一無門第家族支援、二無人力財力,除了抱團取暖外別無所長,他一向不把這股勢力放在心上。

謝殊用這種法子來平衡朝政,向來無往而不利。

且讓他產生一種幻覺:他才是大景朝的實際統治者,坐在龍椅上那位,看似高高在上,其實不過是被他控制的提線木偶罷了。

權力的滋味,帶來心裡的無限滿足。

他用兢兢業業的表象,掩飾潛藏在內心的貪慾魔鬼。

叫來心腹幕僚,他要利用長公主和安樂郡王不和之事,擴大皇權與軍權的矛盾。

和離。

他們二人必須和離。

如果是一方休棄,並鬧出更大的事情來,就是最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