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48章 【廢除農奴制】

項南打下瑞典之後,隨手就滅了跟前的挪威。 挪威當時是丹麥王國的領土,而丹麥王國跟瑞典王國一樣,其實當年也曾經闊過。 十四世紀的時候,它曾經組成卡爾瑪聯盟,疆土包括現在的丹麥、挪威、瑞典、冰島、格陵蘭、法羅群島以及芬蘭的一部分。 但很可惜,卡爾瑪維持不到百年便宣佈解體,從此之後丹麥開始衰落。而之前的小弟瑞典開始發達,並對丹麥持續打壓。一六五七年時,更是曾經佔領了丹麥全境。 雖然後來丹麥拼命反抗,但還不是瑞典的對手,因此後來英格蘭、法蘭西、普魯士、羅剎國等組隊打仗的時候,丹麥都是儘量保持中立,唯恐被牽扯進去。 面對挪威被攻陷,丹麥也是有心無力,甚至它們的國王得知淪陷之後,都不敢表示抗議,而是直接派出使者,跟項南簽訂協議,表示願意將挪威割讓給項南,只求他不要再繼續南下打丹麥。 項南經過考慮之後,最終同意了丹麥的請求。 一來,丹麥王國失去挪威之後,已經只剩一丟丟領土,要不要並不吃緊;二來,一旦拿下丹麥王國,那就跟普魯士接壤了。 到時候,失去緩衝區之後,他們的關係就會變得很緊張。項南雖然不懼普魯士,但也不願意在這時候招惹他。 畢竟現在,他連羅剎國還沒完全消化,暫時還不想招惹一個強敵。 而就在項南攻下挪威的同時,阿桂也帶兵一路攻到了基輔。不過他沒有再繼續往西攻下去。因為再攻下去就是波蘭了。 項南去年才跟它簽了和平協議,現在還不到撕毀的時候。 因此阿桂駐足不前,率軍在基輔進行修整。 …… 隨後,項南宣佈在羅剎國廢除農奴制,並沒收莊園主的土地進行改革。 所謂農奴制,是指封建社會中封建領主在其領地上建立起來的剝削奴役農奴的經濟制度。 在這一制度下,封建領主或農奴主佔有土地、山林、草原和河流等絕大部分生產資源,並部分佔有農奴;農奴從農奴主手中分得一塊份地,作為代價他們必須無償耕種領主土地,服各種勞役,並上繳大部分勞動產品。 歐洲很長時間內都是農奴制,不過到了十四世紀,農奴制開始逐步瓦解。 一來,是因為生產力的發展,導致城市越來越繁榮,工匠、商人階層越來越多。他們逐步擺脫了對土地的依賴,成為自由人。 二來,工業的進步,商業的發展,使得農業的地位逐步下降。農奴在土地上創造的價值,遠遠低於土地商業化帶來的價值。 再加上農奴會造反和偷懶,透過農奴生產獲取地租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封建主的生活。因此很多莊園主甚至主動放棄了農奴制。 三來,中世紀那場席捲歐洲的黑死病,造成了兩千五百萬人的死亡,令歐洲損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很多地區的人口甚至死絕了,而這也沉重打擊了莊園經濟。 總而言之,在十四世紀,歐洲的農奴制開始逐步瓦解,到十五世紀農奴制基本已經取消。但是在羅剎國,農奴制卻一直持續到十九世紀。 之所以持續這麼長時間,主要是因為羅剎國經濟落後、文化落後、工業發展落後,農奴脫離了土地,也找不到其他活計,所以只能在田園做苦力。 再加上羅剎國王室為了鞏固統治,也討好貴族和奴隸主,殘酷鎮壓農奴。甚至在十八世紀,還在規定地主有權任意買賣、贈送、懲罰農民,把農民和土地分開出賣,甚至把同一家的農民分開出賣。 這樣的法律比當時的清朝還要黑暗,要知道清朝雍正年間,就已經下旨廢除奴籍。即便是主子也不能對奴才非打即罵,更不能隨意殺戮。 而項南之所以取消農奴制,還要分給農奴田地,就是效仿我黨的土地改革,以便爭取羅剎國普通民眾支援。 當時的百姓之所以對我黨如此擁護,土地改革絕對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為土地改革,讓貧苦大眾分到田地,得到了切切實實的實惠,他們才會發自內心的支援革命。 而為了保證革命果實不被奪走,他們才會積極擁護我黨,讓我黨在群眾中擁有極高的威信。 項南再怎麼往歐洲移民都好,華人始終都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