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76章 【太子之位】

“翊王殿下,越是關鍵時刻,越要沉得住氣。”高於明微微一笑道,“其實讓宣德王暫時領先,也沒什麼不好。 豈不聞,出頭的椽子先爛。宣德王一旦被立為太子,就會成為眾失之的,不知多少人要抓他的把柄。 而太子的立與廢,不過是在皇帝的一念之間,誰笑到最後還不一定呢。” “舅公的意思是,我們這次不爭?”項南問道。 高於明點了點頭,“不爭而爭,無為而為。” “多謝舅公指點。”項南躬身道。 不過,他知道高於明的主意其實也並不高明。 太子的立與廢,其實沒那麼簡單。 儲君一旦確立,再想廢除就很難了,並不是皇帝一廂情願,想廢就能廢的。 因為一旦掀起廢立之爭,就勢必會引起黨派紛爭。而黨爭是最殘酷的內鬥,漢、唐、宋、明之所以衰亡,就是因為黨爭之禍。 所以為了避免動搖國本,基本上太子確立之後,就不會再輕易更改。 劇中,若不是宣德王作死,帶領死士逼宮,哪怕他再作死,李賾都不會廢他。就像李承稷,再忤逆,再湖塗,皇帝都願意給他機會補過。 …… 項南隨後又給柴牧留了信,告訴了他忠王上表請立太子之事。 柴牧給他留言,也是讓他韜光養晦,以待天時。並且囑咐他要拉攏高相,借力打力。 項南看了留言之後,點了點頭。 …… 李賾隨後約了高於明在御苑喝酒。 “我們好久沒有在這裡一起暢飲了,”李賾看著周圍熟悉又陌生的一切,笑著向高於明道,“來,朕敬你一杯。” 想當年,他和顧如晦、高於明、陳徵還年輕時,都是朋友,常常在一起聚會。不過時過境遷,如今世事已大不相同。 “謝陛下。”高於明連忙恭恭敬敬地道。 “於明啊,你說說,立儲一事你怎麼看?”李賾隨後問道。 “丹蚩之亂已經平定,西州與豊朝聯姻之事,也已經塵埃落定,陛下春秋正盛,身體康健,立儲之事還是不要操之過急吧?”高於明笑著道。 立儲之事,應由皇帝乾綱獨斷,豈容他人染指。高於明雖然知道皇帝已有立儲之意,但還是不想多家置喙。 “朕已經想過了,大臣們所言呢,也不是沒有道理。早日立儲,擇定太子與九公主的婚期,那對外可以安邦,對內可以定國,一舉兩得。 今日請於明來,想讓你幫朕出出主意。在朕的幾個兒子中,誰可以勝任儲君之位?”皇帝卻不想那麼輕易放過他,仍然要他給出意見。 “臣以為,當屬宣德王。”高於明見躲閃不過,只好開口道。 見他居然舉薦宣德王,而不是他一項支援的翊王,皇帝李賾都為之一愣。 “眾皇子之中,宣德王為長,朝中又有忠王等一群老臣輔左,立宣德王為太子,實乃眾望所歸啊!”高於明隨即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明面上是支援李承鄴當太子,但其實卻是在捧殺他。 因為皇帝最忌諱底下的臣子結黨營私,那會對他的統治造成直接威脅。 而宣德王早早跟忠王等一干老臣勾結,如果由他擔任太子,再加上老臣們的支援,分分鐘都可能篡位奪權。 “朕認為,承鄞也是不錯的。他不但平定了丹蚩,立了大功,對太皇太后、對皇后、對朕也是很有孝心,有情有義!朕看他現在處事遊刃有餘,將來必能當大任。”李賾又道。 “平定丹蚩,翊王英勇無比,令滿朝上下刮目相看……若論私心,臣確實偏重翊王。可是立儲乃國家大事嘛,和宣德王相比,翊王還是年輕了些。”高於明點頭道。 他早知道,皇帝有意立宣德王為太子,不然不會明知太子之死疑點重重,也要讓宣德王率軍攻打丹蚩了。 因此,他自然順著皇帝的意思,不敢爭競。 只不過,他如此善於揣摩上意,其實也是犯忌諱的事情。 所謂天威難測,所以臣子才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如果臣子善於揣摩上意,那皇帝就沒有威嚴可言了。沒有威嚴的皇帝,不過就是擺在龍椅上的木偶而已。 “於明,滿朝上下,就數你對朕最忠心!”李賾一聽,笑著說道,其實心中已經暗起殺心。 他可以信任高於明,可以賦予他權力,但是他不希望高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