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義女秀外慧中,聰明伶俐,可見你是管教有方。”乾隆笑道。 “謝聖上誇獎。”王亶望忙道。 “朕這次南巡,一是要去巡視海塘;二是去寧波天一閣;三是去看望陳閣老。”乾隆又道,“你就隨朕一起去吧。” “謝聖上恩典,臣榮幸之至。”王亶望一聽,馬上叩頭道。 能夠陪王伴駕,對他這樣的外臣來說,真是難得的榮耀! “嗯。”乾隆點點頭,“王亶望,你父親為官清正,官聲頗好。家中好容易有件傳世之寶,朕也不好奪你所愛。 而且此畫雖年代久遠,但風格頗寫實,不是朕喜歡的型別。這幅畫就算朕賜給你的,回去好好掛著,不要忘記你父親廉謹之風。” “多謝萬歲,臣一定銘記於心。”王亶望連忙叩首道。 …… 項南跟和珅來到花廳小坐。 “這個王亶望可真不知趣,戲正唱到熱鬧的時候,他就跑來求見皇上。”和珅抱怨道,“我聽說後面有出武戲特棒,可惜看不著了。” “和大人不必著急,老紀我夜觀天象,西北應有戰事發生。”項南笑道,“和大人你又額生血紋,雙目帶赤,怕是會帶兵上陣呢。到時候,有的是武戲好瞧。” “紀大人玩笑吧?西北若有戰事,我身為軍機首輔怎會不知道?”和珅一聽,笑著說道,“再說,我大清國武將如雲,怎麼會輪到我帶兵?” 他雖然是大內侍衛出身,會一些功夫拳腳、弓馬器械,但從沒有真正的打過仗,甚至連戰場都沒有去過。 大清國再沒有武將,也不會派他上場的。 項南笑了笑,不置可否。 …… 片刻之後,皇上打發走王亶望,走來與項南、和珅相會。 “兩位愛卿,聊什麼呢,這麼熱鬧?”他笑著問道。 “啟稟皇上,閒聊而已。”項南笑道。 就在這時,一位侍衛手持文書,急匆匆的走了過來。 和珅眼尖,見狀,連忙迎上去。接過文書一看,大吃了一驚。 不過見皇上此刻興致頗高,他又連忙將文書藏入袖中,一臉若無其事的走了回來。 “皇上,咱們接著看戲去吧。”和珅笑著說道。 “和大人,我看著像有急報呢。”項南則笑著拆臺道。 “有急報麼?!還不快拿來!”乾隆一聽,馬上說道。 和珅只好將急報取了出來,“是,甘州八百里加急!” 乾隆接過一看,登時大為動怒,“傳福康安!” …… 眾人轉到議事廳。 乾隆看著奏摺,臉色十分凝重。 “西北竄出一夥羅剎兵,在甘州燒殺搶掠,舉省轟動。陝甘總督派兵圍剿,不僅沒有剿滅賊寇,反而折損了我們一個知府,一個副將。”他氣憤不已道。 “皇上,這夥羅剎兵必須儘快剿滅才好。我大清在西域駐紮數萬大軍,一切軍需糧草都由甘州轉送。甘州一亂,西域數萬大軍就將孤懸在外。 而羅剎國狼子野心,早就蓄意吞併我西域領土。如不及時剿滅甘州賊寇,恐怕我西域大軍將腹背受敵。”項南建言道。 “紀愛卿說得有理。”乾隆點了點頭,“想不到你一介文人,居然也通軍事。” “萬歲過獎。”項南笑了笑。 和珅見項南討個頭彩,不免有些嫉妒,連忙岔開話題道,“皇上,這羅剎兵有多少人呢?陝甘總督居然都對付不了?” “眼下不甚明瞭,不過應該不多。”乾隆擺擺手道。 “皇上,西北遠在千里之外,軍情火急,一日三變。”項南建議道,“微臣建言皇上儘快選派一名可靠之人前往主持軍務,以免延誤大局。” “嗯。”乾隆點了點頭,“西北關係江山社稷安危,賊寇一日不定,朕一日不得安眠。” 和珅聽皇上這麼說,不禁動了念頭。 …… 就在這時,福康安快步走了進來,“奴才福康安叩見皇上!” “福康安,可有最新的西北戰報?”乾隆關切的問道。 “啟稟皇上,西北剛剛送來戰報,現已查明,羅剎兵總數不過三千餘人。”福康安奏報道。 “哦?!”和珅一聽,機會來了。 甘州就有三萬大軍,再調派秦川、西海、內蒙的兵丁,怕不有十萬眾。剿滅三千毛子兵不成問題。 而毛子兵是皇上的心腹大患,一旦他率兵剿滅這些毛子兵,那可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