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六年年底,玉泉營三級揚水站終於建成。 當汩汩黃河水順著渠道,流進大家的果園時,全村的百姓都歡呼雀躍。 盼了三年,等了三年,黃河水終於來了,讓他們真是高興壞了。 三級揚水站建成之後,村民們就可以有自己的揚水站,不用再借助城關村的揚水站。 既節省了費用,而且更加方便,因此普天同慶。 揚水站的建成,也讓項南非常高興。 劇中,為了這個揚水站,可真是費了不少的事。一直到張樹成主任死,都沒有竣工,拖拖拉拉,拖了七八年才修成,堪比唐僧取經。 如今提前竣工,既能讓老百姓得到實惠,又少了那些狗屁倒灶的事,讓項南自然滿意。 …… 九六年年底,項南又再一次進入股市抓錢。 他這兩年來,投資建廠耗費不少錢,單是那座葡萄酒廠就耗資六千萬人民幣。這也使得他手上的資金不多了,也就還剩三千萬左右。 而他將來還想在擴建釀酒廠、果醋廠、罐頭廠,還想引進更多的致富專案,比如畜牧養殖、草藥種植、飼料加工等等,而這都需要大量資金。 所以,為了賺錢,他只能重新出山。 而到九六年的時候,銀川已經有了自己的證券營業部,所以項南不必再跑到長安炒股。而且,因為他的開戶資金高達三千萬,所以一開始就被請進了大戶室。 所謂的大戶室,其實並不神秘,不過是一個裝修稍微考究點的房間,擺上十幾、二十臺電腦而已。因為配置的網速較快,所以能比外面散戶快幾秒交易。 再加上進大戶室的都更有錢,更有人脈,能弄到些或真或假的小道訊息,偶爾也能蒙對個幾次,因此久而久之,就帶了點神秘色彩。 但其實沒什麼神秘的。真正有門路的,玩暗箱操作、內幕交易的,根本不會到大戶室來。人家巴不得越低調越好,怎麼可能把自己的訊息四處張揚。 就像項南,他知道哪隻股會漲,甚至能夠具體到哪一天。但他絕不會把這訊息告訴任何人。 他每次來大戶室,只待幾分鐘,交易完就走,絕不遲疑。 而且每次來的時候,不是帶著墨鏡,就是帶著口罩,外人根本看不清他的樣子。 另外,他也不是天天來,只在明知某隻股票要大漲之前,才會來交易。一個月內,來得次數都不足三次,也因此基本沒人認識他。 …… 而九六年底,項南又抽空寫了《江山如此多嬌》的第四卷,這一卷主要寫得是最近幾年西海固人吊莊移民的事。 故事是根據劇版《山海情》來寫得,也即是假如沒有了他的干預,真正的吊莊移民會有啥故事。 移民過來後,會遭遇風沙,缺水缺電,需要用鋤頭、鐵鍬等落後農具,改良佈滿砂石的戈壁灘。 沒有穩定的崗位,只能打零工,有今沒明,甚至不得不冒險扒火車,盜竊貨物。為了幾毛錢的水,跟鄰村鬧,跟揚水站鬧…… 這一卷故事中,項南也沒忘了寫真實的安永福、李水花的故事,不過名字給稍微改了一下。但是知道倆人過去的鄉親們一看,就知道是他們倆。 而這第四卷其實並沒有寫完,只寫到了閩南來支援寧夏,建設閩寧村。少年馬六前往新韁尋找表弟,少女田禾前往閩南打工…… 後面的劇情,目前還沒發生,他想以後有時間再補上。或者直接留白,讓讀者去暢享西海固的未來…… 這部小說,同樣是發給了人民文學雜誌社,並很快就被刊登了出來。 …… 這部小說在刊登之後,再度引起不小的反響。 一來,這卷小說號稱是半自傳體小說,寫的人物、故事都有原型,自然引人矚目;二來,《江山如此多嬌》已經發行了三卷,正版加盜版的銷量加在一起,怕已超過千萬本。也即是說,有一定的擁躉。 三來,吊莊移民、閩寧合作,是國家推動的扶貧大戰略。而項南寫得正是這件事,而且還寫得這麼勵志,自然受到官媒的一致熱捧。 推出之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參考訊息》、《中國青年報》等諸多媒體紛紛給予高度評價。 它們還結合小說和現實,對玉泉營、金灘村歷年的變化,給予了重點報道。此舉也讓原本籍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