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張義謀帶著《活著》奔了戛納影展。
這部電影一經放映,頓時震驚四座,引起一片譁然。
故事情節之大膽,比《霸王別姬》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它對人性的展現,對生命的思考,更是令評委們都為之深思。
因此戛納影展一致同意,將評審團大獎給了《活著》,將最佳男演員獎給了葛悠~
鞏利又是空手而回,讓她對項南大發了一通脾氣。
“你不是說,要幫我贏歐洲三大影展的影后麼,怎麼現在卻成了幫葛悠拿影蒂了?我的影后呢?”她生氣的揪住項南問道。
“彆著急嘛,我這是給你攢印象分呢。你想想看,你三次入圍最佳女演員,三次失手,評委對你都有同情分得。下次你的電影再去競逐,那獲獎的機率不就大了。”項南解釋道,“這是最穩妥的辦法。”
“真的,不騙我?”鞏利遲疑著問道。
“看你這話說的,我什麼時候騙過你呀?”項南笑道。
“你還少騙我了。”鞏利白了他一眼,嬌嗔道。
“咱們是各取所需。”項南糾正道,“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
隨後,項南又找來了張義謀。
“張導,現在國家要改革電影體制,開放民營資本進入影視產業,我覺得這對我們來說是個機會。”他向張義謀道。
九三年一月,廣電部印發《關於當前深化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要求電影產業改革,取消計劃經濟形式的統購統銷。
這下子,國營電影廠就沒了鐵飯碗,以後想賺錢就只有靠自己了。而院線不再統銷國營電影廠的電影,也就空出了一定的檔期。
這就為民營資本進入影視產業,提供了機會。
其實在此之前,已經有民營資本進入影視產業了。
比如陳佩斯的《二子系列》,就是他自己籌措資金拍攝的。不過還是掛靠在北影旗下,而且由北影負責統購統銷,還是受到了比較大的限制。
而現在取消統購統銷,可以自由買賣複製,對民營資本無疑更友好,也能夠賺更多的錢了。
“程教授,您打算成立公司單幹?”張義謀一愣,驚訝地問道。
“我的確是有這個想法。我有資金,有劇本,有人脈,有銷售渠道,有自立門戶的充分條件。”項南點頭道,“就是不知道張導願不願隨我一起?”
“我?!”張義謀一愣。
“不錯。張導,你現在已經是國際級的大導演,但你的收入卻還是微乎其微。你得《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再賣座又怎樣,你還不是就賺那麼點死工資。
可是你要來我們公司,我一部戲就給你三十萬片酬。一旦賣座,你還有抽成。收入是之前的幾十倍,幾百倍。”項南解釋道,“而且,有我的資助,你以後再不用愁拍戲沒有資金了。怎麼樣?”
張義謀一聽,也是大為心動。
雖然他熱愛電影藝術,每部戲都是很用心的拍攝。不像某些同行,拍戲就為了混日子,拍得電影都是垃圾。
但是他也喜歡錢。也需要錢。尤其現在商品社會,到處都要錢。房子要錢,車子要錢,傢俱家電、服裝食品……哪一樣都要錢。
他雖然是國際級的大導演,但是收入卻十分有限。對比一下,還不如鞏利賺得多。
起碼鞏利拍個廣告,都有十幾萬的收入。去香江拍部電影,也能有幾十萬片酬。小小年紀,就已經開著私家車進出劇組了。
相比起來,他身為導演,坐得還是劇組的車呢。因此心裡不可能沒想法的。
再者,項南所說的電影資金,也的確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