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陳尋問道,「什麼傳聞?」
「熹武帝差不多有五百年都不怎麼露面了,雲州諸多事務,都由策天府諸位府君操持,據說這是因為熹武帝早就掌握大道,晉入涅盤境了。」蘇守思說道。
「確實很有這個可能。」陳尋思慮片晌,點點頭說道,「浩然天道可不管熹武帝是不是統治雲洲的天之驕子,誰晉入涅盤境後,還想在雲洲公開露面,首先就能應付雷劫的轟劈。熹武帝這些年都不露面,平時可能都躲在天鈞大世界修行。」
「熹武帝要是留在天鈞大世界,也算是重返姜氏王族。」蘇守思說道,「不過熹武帝即使獲得姜氏王族的支援,成功驅逐姬氏統治雲洲,但始終是姜氏王族遺留雲洲的旁支。熹武帝想在強者如林的天鈞大世界立足,絕非易事,甚至會受到來自姜氏王族內部的排擠……」
陳尋點點頭,明白蘇守思要說的意思。
在天鈞大世界稱霸一方的姜氏,可以追溯到上古神魔時期,在雲洲一些文獻裡稱之姜氏王族,雲洲姜氏,只能算是上古姜氏王族的一支旁系。
這裡面的關係,就跟滄瀾蘇氏與玉州蘇氏一樣,平時關係極其疏遠,甚至可以說是老死不相往來,卻因為熹武帝在四千年前,率雲洲姜氏驅逐姬氏,稱帝雲洲,從而才得到姜氏王族的重視。
雲洲作為中千世界,限制天人境以上的強者長期滯留,熹武帝突破天人境,晉入涅盤境之後,倘若不想放棄世俗權勢,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從雲洲抽取大量精銳,助他在天鈞大世界開疆闢土,再一個就是重返姜氏王族,在姜氏王族內部獲得相應的地位。
以目前的情況看來,熹武帝更有可能是兩件事在同時推進。
蘇守思將他的推測繼續說道:「這些年來,策天府三十六支大軍,都極少干涉諸域的事務,應該被熹武帝輪番調入天鈞大世界開疆闢土,而一旦待熹武帝在天鈞大世界站穩根腳,雲洲的帝位勢必就會傳給他人……」
陳尋點點頭,在赤眉真君之前,策天府僅有四大天人境真君,實力甚至不比龍門宗強出太多,熹武帝當年手底下要是就這點實力,拼出吃奶的勁,都不可能將姬氏擊敗,逐出雲洲去。
很顯然,策天府大批強者,都被熹武帝調入天鈞大世界了,說不定當年的三十六神將,依舊還有不少人活在世上。
熹武帝一旦在天鈞大世界站穩腳,獲得姜氏王族的認可,確實沒有必要再戀棧雲洲的帝位,那這段時間籠罩在玄京上空的陰雲,實際上還是各家都在為帝位的傳續暗中角力。
想到這裡,陳尋輕輕一笑:「看來是時機再去拜見慶王了。」
「雲洲帝位傳於何人,諸宗以及策天府諸位府君,必是都能說得上話的,但最終還是以熹武帝本人的意見為主。」蘇守思說道,「此時熹武帝輪番徵調諸軍進天鈞大世界替他開僵闢土,哪路大軍斬獲的戰功最多,無疑對熹武帝的影響也就越大。慶王不想表現得太耀眼,以免被熹武帝留在天鈞大世界依為臂膀,回不了雲洲,但全力支援蘇家控制的神衛軍,也是想在帝位爭奪中,多佔一些籌碼。」
陳尋說道:「熹武帝考慮帝位傳續,不會只考慮個人的喜好,但凡他以後還想雲洲能成為他在天鈞大世界立足的大後方,他選擇的帝位繼承人,一是他要能完全掌握,一是此人還要有足夠的能力,掌握雲洲。還真是一個相當頭痛的問題啊。」
聽了陳尋的話,蘇守思心有感慨:有能力的人,未必願意受人控制;甘願受人操縱的,就未必有掌握雲洲的能力。
熹武帝遲遲不立新帝,而將雲洲權柄集中於策天府,也不是沒有緣由的。
※※※
借著延陵郡主壽誕,陳尋特地備下一份大禮,登門造訪。
延陵郡主頗得熹武帝寵愛,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