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16頁

沈淮又跟宋鴻軍說道。

「省國資企業的改制重組,除了技術引進跟合作外,依舊需要大的資本參與,而往後盯住想要找我們漏洞的眼睛會更多、會更賊。鴻基、眾信及長青的資本往後還是主要參與梅鋼既有的產業發展;要是有可能,我希望香港能多幾家與鴻基、眾信類似、但關聯程度更低的產業投資基金能參與省國資體系重塑,你有沒有合適的推薦人選?」

以前梅鋼幾乎是從無到有的發展崛起,孫亞琳、宋鴻軍都是梅鋼崛起的參與者、建設者,從中分得巨大的利益,也是理所當然。

而沈淮當下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將省國資上千億的國有經營性資產理出一條更清晰的發展脈絡出來,這時候孫亞琳、宋鴻軍旗下的公司再深度的參與進來,就要有所選擇。

沈淮目前只主張梅鋼系直接參與一些資產清算明晰、在改制過程中國有資產增值的企業改制。

比如省汽改制,省汽此前審計淨資產不足六億,拆分重組東獅集團與新原野之後,國有股權資產值擴大到十一億,盈利狀況也驟然改觀,雖然梅鋼系積極參與進來、並從中獲利,旁人也不能指三道四的說什麼。

而有些國有資產,在淨資產基礎之上,甚至要貶值才能改制重組,梅鋼系則要迴避,不能叫對手抓住攻擊的把柄。

東江地產組建後一個主要宗旨,就是將省國資企業手裡的閒置土地、廠區搬遷後的置換土地集中起來進行開發,以推動省國資企業的產業升級以及徐城市的舊城改造。

在這些土地開發過程當中需要引進新的合作者,但由於這些土地沒有經過招掛拍的市場運作,其價值評估屬於「準黑箱」操作,為了避免對手抓把柄,梅鋼系只能迴避這些合作專案。

只是這些合作專案,沈淮依舊不想被動地去尋找合作者、去招商引資,那推動成立新的、與宋鴻軍、孫亞琳等人及長青集團沒有直接關聯的產業投資基金,則能讓沈淮將更大的主動權抓在手裡。

「新成立的算不算,或者說還沒有成立的算不算?」宋鴻軍問道。

「你手下的幾個小弟想要出來組建合夥人公司?」沈淮笑著問。

「香港金融界就是這樣,沒有誰甘心會一輩子做人小弟的,但強攔著不讓他們出頭,也不對,」宋鴻軍語氣輕鬆地嘆道,「鴻基是有幾個管理層,資質、悟性都不錯,也積累些資源想要單飛;要是我能在這時候幫他們一把,也算是存幾分情緣。」

產業投資型的私募投資基金公司,說到底並不是利用自有資本進行投資發展,而是聚集其他中小投資者、投資機構的資本跟力量進行產業投資,規模都難以無限制的擴大。

鴻基旗下的產業投資基金目前已經發展二十億美元的規模,已經算是業內的翹楚了;規模繼而擴大,投資效率及收益率就有可能會急劇下降,管理的複雜性及風險則反之大幅提高,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也會隨之降低。

而同時作為非公開發行的基金,募集資本的範圍本來就有限,一旦對特定範圍內的投資者吸引力下降,基金的資本規模想到進一步擴大,難度自然也就會倍增;這時候分枝散葉也就成了必然。

與其壓制旗下管理人員想單飛的野心跟慾望,還不如提供資源、幫助這些人去成立新的獨立投資基金,更有利於促進鴻基影響力的擴大——表面上,梅鋼系也跟他們撇開經濟上的直接聯絡,但這些投資基金依舊可以算作梅鋼系的外圍。

沈淮知道宋鴻軍想提供資源幫助的那些人,必然也是他所看重的,分枝散葉對擴大鴻基、擴大梅鋼系影響力有好處的那些人,點點頭,說道:「我這次要在香港留七天呢,也有時間多見一些人。只要他們成立的投資基金,能確定主要投資方向在淮海灣,省國資那邊甚至也可以以淮海融投的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