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網點從建立再到正式運轉,每個環節都比較嚴禁。
但盛運集團就不一樣了,他們採用的是兩種方式:快遞櫃和小區驛站。
快遞櫃很簡單,就是跟各個小區談合作,在小區裡立上個快遞櫃就行了,快遞員直接把快遞往快遞櫃裡面一扔就走,顧客掃碼取件。
而盛運集團的小區驛站跟逆風驛站也不是一回事,小區驛站是加盟關係,任何人只要盤下一個小商鋪的門臉就能開。
小區驛站不負責送貨上門,甚至有些驛站都不負責給顧客找件。顧客上門之後,純粹是自己忙活,在櫃檯上找件、出庫、拿回家,甚至有時候快遞太多,還得自己用膠帶粘在一起,或者借用驛站門口的小推車推回家。
逆風驛站是個虧本的生意,但盛運集團的小區驛站可不虧本,反而還有很大的賺頭。
因為開小區驛站的人只要在驛站坐班就行了,快遞員把東西拉來了,自己入庫並按照編號放到貨架上,顧客來取的時候自己按照編號找件、出庫,簡直就是全自動化經營。
小區驛站的老闆心情好的時候就幫忙找找件,心情不好就說自己有事讓顧客自己忙活。
然後每件快遞,驛站的老闆都能抽一部分錢,這麼大的貨物吞吐量,再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副業,哪怕是人數相對小一點的小區,驛站老闆每個月也能賺個大幾千、上萬塊。
當然,這個收入並不是穩定收入,具體能賺多少錢要看驛站的位置和人流量,快遞單量越多,賺的自然也越多。有的驛站可能幹不下去倒閉了,有的驛站可能一個月賺個兩萬,這都說不好。
但總的來說,這種驛站開起來是明顯有利可圖的,所以盛運集團壓根不需要自己辛辛苦苦地去鋪這些快遞點,只需要放開加盟,自然會有很多想要賺錢的人來合作。
盛運集團這裡只需要用很低的成本,就可以建起來一個小區驛站。
再加上全面鋪開的快遞櫃,盛運集團經過這段時間的快速擴張,總算是建立起了一套完全屬於自己的快遞終端網路。
至少,現在跟逆風物流完全切割,在一些二三線城市也不用擔心快遞送不過來的情況了。
而在建立這套網路的過程中,盛運集團也一直在試點、觀察。
這些試點和觀察,主要是在一些二三線城市和縣城。
因為逆風驛站的優勢區域在漢東省和一些較為發達的一線城市,這些地方的逆風驛站覆蓋率高,大部分消費者都已經形成習慣了,貿然斷絕和逆風驛站的所有合作,很容易引發激烈的反彈。
反觀二三線城市和縣城,條件就合適得多。
這些地方雖然也有逆風驛站,但逆風驛站還沒有做到全覆蓋,而且很多顧客也還沒有對逆風驛站產生完全的依賴。
而試點的結果是,雖然確實出現了一些抱怨,但快遞櫃和小區驛站推廣得還不錯。
所以,盛運集團才覺得時機已經差不多成熟了,必須得儘快跟逆風驛站做出切割,否則以後再想切割,只會變得更難。
見所有高管都沒有異議,聶雲盛當即拍板:「好,那就立刻下發通知,這次的事情涉及到整個盛運集團的生死存亡,絕對不能再等閒視之,一定要快!」
……
下午,逆風驛站總部。
「呂總,盛運集團那邊有動作了!據可靠訊息,盛運集團的總公司已經發了內部通告,讓所有二三線城市以及縣城的快遞都不再和逆風驛站合作,而是全都送到快遞櫃和盛運集團自己的小區驛站中去。」
一個工作人員來到呂明亮的辦公室,把情況給簡單講述一番。
只不過他的語氣,並不是慌亂和緊張,反而有一種非常期待和興奮的感覺。
呂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