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當時自己找的是沒什麼名氣的小畫師,這能遇到隱藏大牛的機率應該是微乎其微吧?
結果還就是碰上了!
你說這找誰說理去。
所以裴謙覺得,一定得廣撒網。
這次如果只集中資金投資那麼一兩家小公司,那多半又要重蹈覆轍,所以一定得廣泛地投資。
樣本越多,機率越準,運氣的影響就能降到最低。
其次是收購觴洋遊戲的教訓。
裴謙回憶了一下,剛剛收購觴洋遊戲的時候,其實一切都好,壞事就壞事在自己沒忍住,想讓觴洋遊戲再多賠點,讓他們改掉了遊戲的氪金付費模式。
結果《熱血戰歌》變良心了,樹立起了良好的口碑,重製+端遊改手遊之後,突然就火了。
所以,這次裴謙覺得自己絕對不能去改變這些公司原本的運作模式,甚至連看都不能看。
因為有些時候往往是因為裴總這麼一觀察,事情就會起變化。
雖然「觀察者效應」廣泛地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裴謙發現在自己身上尤為突出,必須得想辦法避免。
最後是圓夢創投投資的教訓。
圓夢創投到現在為止已經投了ioi、共享電話亭、學霸快來、全自動抬槓機等等,全都獲得了成功。
這些專案成功的原因各異,但裴謙思考了一下覺得,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關注度」。
因為太想賠了,所以裴謙在選擇專案的時候往往選擇那種特別離譜的,比如共享電話亭、全自動抬槓機。
但是這種專案,正是因為它太離譜了,反而很容易產生話題性,獲得大量的關注度。
更何況凡是跟騰達沾邊的產業,本身就是不缺關注度的。
再加上一點點裴謙的歐皇屬性,關注度一旦有了,總會有人去買。
所以,裴謙覺得自己應該選一些中規中矩、不那麼離譜的專案,把大賺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中規中矩的專案即使賺了,那也是小賺,在廣撒網的情況下,其他失敗專案可以抵消盈利,不至於賺得太離譜。
所以,綜合這麼多的失敗經驗,裴謙又摸索出來一條新的路子:
一定要廣撒網,投的公司越多,運氣的影響就越少,在國產單機遊戲大機率失敗的前提下,賠錢的機率也就更大。
絕對不能干涉這些公司的運作模式,甚至都不要知道他們具體在做什麼專案,讓自己的「觀察者效應」降到最低。
選的專案最好是中規中矩、湊合、沒什麼特點的。這樣一來就不會跟騰達的名氣產生化學反應,莫名大賺。
裴謙反覆考慮許久,覺得這次的指導方針非常靠譜。
總結了這麼多的失敗教訓,這次總能虧錢成功了吧?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這次找誰負責呢?
環顧四周,發現竟沒有一個可用之人。
騰達遊戲、觴洋遊戲這兩個部門裡,懂遊戲的人不少,但裴謙都覺得不放心。
因為他們都中毒太深了!
騰達員工的共同特點在於,他們會曲解裴總的意圖、找到最有可能盈利的解讀方式,同時對遊戲的理解,跟騰達遊戲的成功經驗完全一致。
哪怕是從其他部門隨便拉出來一個人去負責這件事情,裴謙都感覺可能會導致失敗。
畢竟「讓員工跨行業」這種事情裴謙一直在做,從無勝績。
好像每一個跨行業的員工都取得了成功。
讓馬洋去?
不行,有ioi的前車之鑑,在這個領域已經不能信任老馬了。
讓呂明亮去?
更不行,呂明亮本身就是主策劃出身,對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