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登基並不是他覺得已經到了可以攻伐大明地時機,而是他覺得自己現在的實力起碼已經能跟大明分庭抗禮了,自然就沒有必要再屈居人下,登基為帝也可鼓舞臣民們地士氣,進而積極地為為攻取天下積蓄力量,若是大明國內一團糟糕,沒有任何反應倒也不必太擔心,但是現今的大明政通人和,國力迅速增長,經歷過兵制改革之後,大明的軍力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早已非那個孱弱不堪的南明瞭,號稱百萬大 軍,這個百萬可不像自己那樣以“六十萬”虛稱“八十萬”,這可是貨真價實的一百萬,甚至更多,大明地大物博,兼民豐物富,可不是貧瘠的大清國可比的,
要強大,首先要奪取的是中原肥沃的土地和百姓,除 無他法!
“皇上,雖然明廷屢屢增兵遼東,不過總兵力也不過三十萬,大明若是要對我大清用兵的話,若非有五十萬兵力,恐怕只有有來無回,老臣覺得我們只要善加防範,不給對方有可趁之機就可。”禮親王代善垂首道。
“二哥說得有道理,明人不善野戰,只是火器厲害,因此極善防 御,所以若沒有兵力上的絕對優勢,明廷是不會輕易進兵的。”睿親王多爾 趁機進言道。
“本作品小說網獨家文字版首發,未經同意不得轉載,摘編,更多最新最快章節,請訪問!皇上可還記得今年前與親征察哈爾蒙古一戰,若非有大明兩萬關寧鐵騎突然出現,此刻皇上早已一統漠南蒙古,何以成現在尾大不掉之勢?”范文程可不比代善和多爾袞,代善是看不到,多爾袞是不想說,他可是死心塌地的為皇太極謀劃,自然是要出言提醒一下皇太極,局勢不能太盲目樂觀。
“老臣也贊同範大人意見,雖然表面上一片平靜,但是這種平靜讓人來的不舒服,就好比天上烏雲蓋頂,本來接下來要電閃雷鳴,要下雨了,但是卻不是這樣,烏雲沒有散去,但就是不打雷,不下雨,太詭異了。”希福道。
范文程朝希福投過去一個微笑,他這個比喻實在是太恰當了,正好形象的說明了此時大清國面臨的形勢。
雖然代善和多爾袞是親兄弟,但皇太極更相信范文程和希福的話,因為他自己本身也有這樣的感覺,雨就是被吊在本空中,就是下不來,讓人難受。
“豪格,你說呢?”還有兩個人未發言,其中一個還是自己的長 子,自己生的這些個兒子中,也就他還像個樣子,剛封了親王,地位跟幾位叔伯相等,說話的分量自然也重了些。
豪格沒想到皇太極會突然問到他,心中“咯噔”一下,想了一下,忙道:“回稟皇阿瑪,兒臣認為,眼下無論大明對咱們大清,還是咱們大清都還不是決裂的時候。”
皇太極一喜,心道,這渾小子或許有些長進,居然還能說出這樣的話來,於是臉色一鬆道:“繼續說下去!”
“兒臣將兩國的軍力做了一個比較,從兵力上看,咱們弱於明廷,裝備也稍差,但是明軍騎兵不如咱們多,就算戰鬥力相當,最多也就是勢均力敵,因此這個時候不論誰打誰,短期內都難以擊敗對方,而明人一項喜歡內鬥,不善外攻,縱有幾個名將,也會被皇帝猜忌,想那為明廷打下琉球的洪承疇和宋獻策,如今卻被明帝攆到去教書去了,這就是明證。”豪格看似精心準備了這一番說辭。
雖然不能完全贊同,但是豪格的這一番話卻並非一無是處,有些地方還是非常有道理的,只不過以他們的眼光看不出洪承疇和宋獻策去教書並不是因為猜忌,而是要他們培養出一大批的合格的軍官來,以及傳授海上作戰的經驗,為了後繼有人,朱影龍也怕他們樹大招風,故意的給冷藏了起來,卻不想落到皇太極君臣眼裡,這又是一件功高震主的事件。
這就是慣性思維的可怕之處!
“豪格所言不無道理,但是朕可不能不沒有所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