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年從徵
在天命年間,尼堪就已經開始隨軍出征。當時的清軍正在積極擴充套件疆域,尼堪曾隨軍征討多羅特部、董夔部,這些戰役中他都立下了戰功。這些早期的軍事經驗為他日後的軍事生涯奠定了基礎。
到了天聰九年(1635年),尼堪跟從多鐸率領的八旗軍攻打明朝山西地區。這次戰役的目標是牽制明朝在錦州和寧遠的援軍。尼堪在這次戰役中的表現極為出色,他不僅參與了攻城掠地,還成功地阻止了明朝的援軍支援前線。此次戰役對於削弱明朝在北方的防禦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年十二月,尼堪跟從豫親王多鐸參與了討伐朝鮮的戰役。在這次戰役中,尼堪隨軍追擊朝鮮國王李倧至南漢山城,並在那裡殲滅了朝鮮的援軍。這一戰果極大地削弱了朝鮮的抵抗力量,並迫使朝鮮國王最終選擇投降。朝鮮的投降對於清朝來說是一次外交和軍事上的重大勝利,也為日後清朝的穩定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朝鮮之役結束後不久,即崇德二年(1637年)正月,朝鮮國王李倧投降,尼堪因此得以凱旋而歸。同年四月,尼堪被任命為議政大臣,這標誌著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提升。議政大臣一職在當時具有很高的政治地位,意味著尼堪成為了清朝最高決策層的一員。
到了崇德四年(1639年),尼堪繼續在軍事上發揮作用。這一年,尼堪隨同武英郡王阿濟格等人率領四旗護軍兵攻打明朝的塔山、連山等地。這些地方位於明朝的邊防要塞,尼堪的任務是確保這些地區不會成為明朝反擊的基地。在這次戰役中,尼堪不僅展示了他出色的戰術指揮能力,還確保了清軍在這一區域的控制權。
到了崇德七年(1642年),尼堪受命代替公博和託屯濟哈等戍守錦州。錦州是連線東北與中原的戰略要地,對於清朝的軍事部署至關重要。尼堪在錦州的戍守任務不僅是為了防止明朝的反撲,也是為了確保這一戰略要地的安全。在此期間,尼堪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加強錦州的防禦,並確保了該地區的穩定。
二、隨軍入關
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尼堪隨從睿親王多爾袞率軍入山海關。當時,多爾袞率領的清軍在山海關遭遇了李自成領導的大順軍。在山海關戰役中,尼堪所在的清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大敗李自成的軍隊。隨後,尼堪又隨從英親王阿濟格追擊李自成的殘部,一直追至慶都。
同年十月,尼堪因戰功卓著而被晉封為多羅貝勒。不久後,他又跟隨定國大將軍、豫親王多鐸率領的大軍從河南進軍陝西,對李自成的大順軍本部進行了夾擊。十二月,清軍自孟津至陝州,再次取得勝利,大破農民軍。
順治二年(1645年)正月,尼堪繼續跟隨多鐸的大軍抵達陝西與河南交界的潼關。李自成的大將劉方亮率軍出潼關抵禦清軍。尼堪與護軍統領圖賴共同夾擊劉方亮的軍隊,併成功俘獲了三百餘匹戰馬。之後,尼堪又攜同懷順王耿仲明、貝子尚善擊敗了李自成的騎兵部隊。三月,尼堪率軍向歸德推進,河南地區最終被清軍平定。順治帝為此下詔慰勞清軍,並特別賜予尼堪一把弓箭作為表彰。
同年五月,尼堪隨從多鐸南下攻打南明的弘光政權。清軍迅速攻破了南京,尼堪率軍追擊併成功抓獲逃往蕪湖的明福王朱由崧。接著,尼堪又率軍攻打江陰。在這場戰鬥中,尼堪與南明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最終攻克了江陰。大軍班師回朝時,尼堪因其傑出的表現而獲得了豐厚的獎賞,包括黃金二百兩、白銀一萬五千兩、馬鞍一副、戰馬五匹。
三、戰功赫赫
順治三年(1646年),尼堪跟隨肅親王豪格西征四川,目標是清除張獻忠的大西政權。當時,大順軍的主將賀珍在漢中一帶襲擾,而二隻虎(劉體純)和孫守法則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