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官江蘇
薩載,伊爾根覺羅氏,滿洲正黃旗人,以翻譯舉人的身份開始了他的仕途。最初他在理藩院擔任筆帖式,後因才華出眾而逐步升遷至江蘇蘇松太道,並負責管理蘇州織造府。然而,當果親王弘適命令他以低價製作繡緞朝衣時,此事被揭發導致薩載被罷官。但不久之後,朝廷召回了他並授予主事銜,同時派他輔佐其父薩哈岱繼續管理蘇州織造事務。經過一年多的輔助工作,薩載被改任為普福,並由兩江總督差遣委派,最終成為了松江知府。
乾隆三十年(1765),薩載得到了加道員銜的機會,並再次署任蘇州織造一職。四年後的乾隆三十四年(1769),他進一步擢升為江蘇布政使,依然兼任著蘇州織造的重要職務。到了乾隆三十五年(1770),薩載開始署任江蘇巡撫。在這個位置上,他對地方事務提出了許多見解。比如,針對巡撫永德提議將華亭和寶山土塘改建為條石結構,薩載認為這可能會增加坍塌的風險;對於按察使吳壇關於裁撤巡檢弓兵、增加州縣捕役的建議,薩載也表達了不同的意見,指出這樣的調整可能並不適合當地情況。這些觀點最終都被採納,顯示了薩載在處理實際問題上的敏銳洞察力。
乾隆三十六年(1771)是薩載職業生涯中較為關鍵的一年。這一年,他與總督高晉共同上書請求疏通海州河道,以解決該地區的水患問題。此外,他們還報告了江蘇省內糧食儲備達到了三十七萬六千餘石的情況,並要求進行詳細核查,確保資料準確無誤。這一系列措施不僅有助於改善當地的農業生產條件,也為未來的災害應對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次年即乾隆三十七年(1772),薩載正式成為江蘇巡撫。在此期間,乾隆帝特別指示要對屯田制度進行考察。薩載積極響應皇命,提交了一份詳盡的報告,其中提到了江安糧道所轄的江淮、興武等六個衛以及蘇州糧道下的蘇州、太倉等四個衛的具體狀況。他建議按照新的規定每四年重新編審一次冊報資訊,並提出應當給予江淮、興武兩個衛的屯丁額外津貼,因為他們承擔著繁重的墾田任務及全年運輸職責。至於太倉和鎮海這兩個衛,則因為其田地未隨船分配而是私自買賣或抵押出去了,薩載主張依照舊例允許借用款項來贖回這些土地,所有提出的建議均獲得了皇帝的認可和支援。
二、治理黃河
乾隆三十九年(1774),黃河在外河廳老壩口決口,薩載與河道總督吳嗣爵共同負責修復工程。他們迅速行動,僅用了不到二十天的時間就完成了修復工作,得到了朝廷的表彰。這次成功的應急響應不僅展示了薩載出色的組織能力和執行力,也為他贏得了更多的信任和支援。
兩年後的乾隆四十一年(1776),乾隆帝東巡至江南地區,薩載藉此機會覲見皇帝,並被任命為江南河道總督。隨後,乾隆帝命令薩載與高晉一起考察黃河入海口的淤沙情況。薩載先行到達現場進行勘查,並向皇帝彙報了詳細的情況:“黃河入海口原本位於王家港一帶,自雍正年間以來,由於泥沙堆積形成了長達四十餘里的淤灘;南岸形成了新的淤積點如新淤尖、尖頭洋等,北岸則有二泓、三泓、四泓等地形。其中,二泓和四泓寬約二十餘丈,漲潮時水深可達二到三丈;而三泓寬度超過四十丈,漲潮時水深甚至達到三四丈。然而,由於長期的淤積作用,河底高低不平,且河岸線逐漸遠離原位置,給治理帶來了極大困難。”面對這樣的自然挑戰,乾隆帝也表示理解,認為這是自然形成的態勢,難以透過人力徹底改變。
儘管如此,薩載並未放棄努力。他與高晉共同提出建議,在清口東、西兩側修建平城臺,並在陶莊附近新開一條引河以疏導水流。同年夏天,當運河及駱馬湖水位上漲時,薩載親自指揮地方官員加強防護措施,確保安全度過汛期。這一系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