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
掌管國庫的戶部,以及負責軍械製造和管理的兵部,兩位尚書都是通敵叛國之人。
雖然這份告示不是皇帝的詔書,但也是蓋了皇帝的玉璽。
而宮裡讓人在京都各處張貼告示,以此來昭告天下,正說明皇帝根本就不怕百姓非議。
既然宮裡沒有遮遮掩掩的意思,想來這件事情應該是確有其事。
這也恰恰說明,懷真帝要整頓大齊朝廷的決心。
而這其中,也給文武百官一個下馬威。
讓那些心懷異心之人,好好掂量掂量。
實際上。
在慶言的提示下,王千書很早就開始在京都之中調查關於庭前燕之事。
當初慶言在廬湖縣的甕城之中,不僅僅是發現了甲冑,同樣還有軍械。
雖然軍械的數量不算太多,但是慶言當時與白清弈討論過。
這些軍械,的確與京都與兵部製造的軍械一致。
而他們特意的磨掉了大齊兵部製造鐫刻上去的字,實在是有些掩耳盜鈴了。
要知道,兵部軍械的數量可是有零有整的。
並且,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專門的人來清點數量,以防有人監守自盜。
其中,管理最嚴格的正是甲冑。
甲冑的數量,皇帝也會時常過目。
而清點甲冑數量的人,也是皇帝從親衛之中派人前往清點的。
足以見得,懷真帝對甲冑的重視。
而對於偷盜者,懲罰更是嚴厲。
偷盜一件,杖責五十,全家流放。
偷盜三件,滿門抄斬!
足以見得,甲冑的重要程度。
但是,其他的軍械管的就沒那麼嚴格。
制式長刀、硬弓、連弩、重弩,這些都是由兵部管理清點。
相比較於甲冑而言,這些軍械管理的並沒有那麼嚴格,所以在數量上時常會有些出入。
但是經過一系列的操作之後,最後都能將那些數量都會被抹平。
而這些事情,只在兵部之中流傳。
而事關眾人利益,所有人都預設那些藏汙納垢。
但是,他們都預設了,不代表錦衣衛就沒有關注過這些事情。
自從王千書跟隨慶言從東皇郡回到京都之後,他便一直在暗中調查著一切事物。
王千書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之後,才發現京都已經被腐蝕的千瘡百孔,而慶言也和他提過蘇檀的異常。
從慶言加入錦衣衛,蘇檀一直都是以一種利用的手段,讓慶言替他做事。
在和蘇檀沒有撕破臉之前,慶言還是要繼續替他做事。
但是,慶言還是讓王千書時刻關注蘇檀的情況。
王千書沒有跟隨慶言前往大吳,也是出於多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為蘇檀絕對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慶言一直都懷疑蘇檀與庭前燕有關。
只可惜,慶言並沒有什麼證據,也不能對他如何。
所以,只能讓王千書留在京都,以防蘇檀做出什麼危害京都的方面。
另外一方面原因,則是因為慶言的私心。
自己前往大吳的這段是,他也擔心蘇檀會對自己的家人不利,王千書留在京都才是最好的選擇,能夠照應自己的家人。
他很擔心蘇檀會用自己家人來威脅自己,家人始終是慶言的軟肋。
還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為了調查大齊這些年快速走向衰敗的原因。
還有就是為何在短短的十三年間,叛軍會發展的如此壯大!
按理來說,當年錦衣衛對庭前燕的圍剿,庭前燕的人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