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9章 陳記者為青山公社震撼&初嘗荔枝

陳記者:“你們是覺得,後悔當初沒讓孩子讀書?”

大娘們一拍大腿:“可不是嘛,要是他們都上學了,不就考上辦公室了嗎?”

陳記者趕緊追問:“你們就不覺得不公平嗎?外來的知青都可以進辦公室,你們的孩子卻不能。”

這話其實問得有些冒犯,不過林雨知道記者就是為了挖掘真相,於是就沒阻止。

她也想聽聽大娘們的回答呢。

“哎呦。那有什麼辦法,誰讓他們考不過呢?那不是也有幾個孩子進了嗎?”

“可不就是,都是一塊長大的,怎麼那喬家的就考進去了呢?”

林雨解釋道:“他們說的是喬樹林,他讀了初中,去年考進了財務部。”

大娘們點點頭:“這也怪不了知青啊,咱們自家的孩子自己清楚,就沒那個本事,我看啊,在車間工作也挺好。”

“就是,我家那孩子學習不會,幹活倒是挺利索的。”

陳記者不敢置信,他以為鄉下人都是不講理的。

可是這些大娘,卻有一套邏輯,而且還都是對的。

話糙理不糙,人應該幹自己擅長的事。

考不進去的說明能力不足,知青能考進去就證明他們都是有能力勝任職位的。

這時候林雨又讓他再聽聽:“你們可以跟陳記者說說你們家那些小孩子。”

陳記者挑挑眉,又看向幾個大娘。

就見他們面帶驕傲,不像提起自己兒子、女兒的嫌棄神情:

“我們家牛蛋可棒了,回家還念古詩給我聽呢。”

“我們家妞妞也是,她這次期末考還考個100分。”

“我們家樹根兒回家還寫作業呢。”

陳記者問道:“所以你們現在培養孫子孫女讀書了是嗎?”

大娘們點頭:“是啊,讓他們多讀點書,考辦公室起碼得初中畢業呢。”

“讀書還是有好處的,你看那些知青,認識那麼多字呢。”

“就是,我們張老師不就是嗎?”

陳記者追問:“什麼張老師?你們還有個老師?”

說到這個,大娘們就有話說了。

“廠裡掃盲班的老師,也是知青,他教得可好了,我現在都認識幾十個字了。”

“對對對,他還給我家牛牛起了名字,叫林健,比林大牛好聽多了。”

“張老師人不錯,不會發脾氣。”

“……”

陳記者這麼聽下來,對他們口中這位張老師,倒是很感興趣。

林雨帶著他走出車間,一邊走一邊介紹:“張知青是前幾年下的鄉,娶了我們大隊的李蘭花同志,生了孩子。

一開始在辦公室當文員,現在是人事部主任,兼職掃盲班的老師。”

陳記者:“能看看他上課的樣子嗎?我看那些大娘都很喜歡他。”

林雨點點頭:“可以,晚上就有課,你可以來聽。”

陳記者又問:“你們大隊掃盲的情況如何?”

林雨說:“掃盲班開了兩年,現在大部分人都認識常用字了,有些學得好的還會寫,有些人還停留在認字的階段。”

“但總體上來說,應該算是脫盲了。”

陳記者也去看過很多鄉村的情況,說實話,掃盲的進度並不快。

大部分人是很固執的,他們覺得認字沒有用,即使開了課,也沒有學進去。

有的人上了一年掃盲班,連“男”“女”兩個字都分不清。

更別提認識自己的名字了。

而蓮花大隊很顯然是不一樣的,今天見到的那些大娘,居然都認字,而且還會寫。

她們的精神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