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兵的人生從決定下鄉的那一刻就被改變,並且走上了一條自己從未想過的道路。
張兵在家裡排行第二,上有哥哥下有妹妹。
哥哥從學校出來以後就接了父親的工作,在鋼廠裡當上工人,後來又娶了同為工人的大嫂,生下一兒一女,日子可以說是圓滿又幸福。
可到了他畢業的時候,知識青年下鄉已經成了板上釘釘的事,街道辦經常到他家動員。
“張老二啊,你看看,你家現在孩子這麼多,你又沒個工作,還不如下鄉去找條出路。”
“下鄉是去向農民同志學習,有助於你將來在革命道路上走得更遠……”
“你現在屬於閒散勞動力,是一定要下鄉的……”
一開始,張兵把這些話當做耳邊風,他想,他一個高中畢業生,怎麼可能找不到工作?
可沒想到,那個時候工廠的崗位十分緊張,就連臨時工,都有的是人搶著幹,他壓根排不上號。
張家住在鋼廠的家屬樓,家裡只有兩房一廳。
現在的格局是,大哥大嫂帶著兩個孩子住一間房。
另一間房被隔成兩部分,一邊父母住,拉上簾子的另一邊是上下鋪,他睡下面妹妹睡上面。
大嫂早就看上了他的床位,想讓他離開,把兩個孩子移出去住。
於是便經常在家裡勸他跟著大家一起下鄉。
張兵沒有工作有些自卑,被大嫂一說,臉色蒼白:“實在不行媽把工作給我……”
他不是不知道家裡住房緊張,可是他也聽說過許多同學下鄉後的情況。
根本不像街道說的那樣簡單。
想到那天遇上一個下鄉回來探親的鄰居,一個本來白白嫩嫩的人,現在變得黝黑不說,整個人跟老了十歲一樣。
張兵打了個冷顫:“我不會幹農活,下去了也幹不了什麼,還不如去上班,工資全部交給家裡。”
他以為自己不要工資,就能留下了,孰料會被母親拒絕:“我那工作就是掃地,你一個年輕大男孩,不適合。”
母親又說:“更何況你頂替我去上班,工齡沒有我長,每個月咱們家得少收入兩塊錢。”
張兵喏喏說不出話來。
最後他還是去下鄉了。
走之前他看到父母不捨的目光,大嫂眼睛裡有愧疚也有歡喜。
侄子侄女高興有了自己的床。
他懷著複雜的心情,戴上大紅花,離開了家鄉。
卻沒有想過,這一走,命運就此改變。
起先剛下鄉的時候,有人問他家裡的情況,為了自己的虛榮心,他說他父母是幹部。
一個幹部家庭出來的孩子,自然更受別人的尊重和喜愛。
他享受到被別人尊敬、看重的感覺,更是變本加厲地形容自己家境的優越。
後來他的確得到了許多愛慕的眼光,但那隻限於在火車上。
下了火車他就跟其他幾個人被分開了。
那愛慕的眼光,也只剩下趙秀梅和宋美麗兩個人。
而這兩個,都不被他看在眼裡。
被分配到蓮花大隊之後,張兵才知道水深火熱是什麼樣的感受。
對於他這種從未乾過農活的人來說,下地種田簡直是世上最痛苦的事。
他不會使用鋤頭,第一天手上就磨出了水泡。
他受不了彎腰幹活,到了晚上腰背痛得睡不著覺。
可第二天仍然是幹不完的農活。
他知道宋美麗和趙秀梅也受不了,因為她們看他的眼神越來越炙熱。
似乎他是什麼救世主。
可只有他知道,他連自己都救不了。
後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