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意陸軍的觀點。”
海軍大臣樺山資紀這時起立鞠躬說道:
“然而,如果還有一絲可能,我想我們也應該用外交手段去解決問題,即便是在戰爭中,亦需不斷尋求外交解決的可能。”
相比於陸軍還有那麼點底氣,海軍卻是沒有一丁點底氣,實力薄弱的海軍遠不是清國的對手,又豈是露國的對手,表面上露國軍太平洋艦隻有一艘戰艦,但卻有7艘一等巡洋艦、3艘二等巡洋艦、兩艘魚雷巡洋艦,其實力遠超過日本海軍。
可作為軍人,他必須要保衛日本,而不是放棄職責促使政府接受等同於滅亡的最後通牒。
“外交措施想必不能成功,”
明知局面已經不可挽回,對日本而言只有拒絕或接受兩個選擇的青木周藏回答道:
“儘管如此,如果還有一線希望,我仍希望那是最後的選擇。”
悲哀!
看著已經放棄接受最後通牒的眾人,伊藤博文卻痛苦的閉上了眼睛,他知道一切都無法挽回了,富國強兵、開化維新,隨著戰爭的爆發,這一切都將成為泡影,甚至日本是否存在,都成為一個未知數。
在結下來的整個會議過程中,明治天皇始終一言不發地坐著,看似毫無表情的他,目光中同樣壓抑著難言的痛苦。即便是作為天皇,他亦無法阻止大臣們的決定。
日本,未來日本的命運又將為何?
(這兩天看了一下討論區,關於官話發音在這裡需要解釋一下,在歷史上,北京官話取代南京官話,於中國是在18世紀中葉以後。19世紀末北京官話(時稱清話、京語、京話)成為各國外交官、商人學習的語言,當然他們沒有學漢語的傳統,1871年與滿清締結修好條約後,日本便一改往日的“唐話”,派出留學生或直接請回“旗人”語言老師,於日本新修漢語教材,以此標誌著日本漢語教學從南京官話改為北京官話。(資料出自19世紀末北京官話背景下的兩部朝鮮漢語教材)
主角之所以決定在讀音上做出讓步,更多的是出於“政治正確”的考慮,而這種政治正確,看似不起眼,但實際上卻又是一種區別,再則,當時的北京官話,僅侷限於京津百姓以及官員之中,而地方百姓則不以方言為主,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未來國語的基礎,政治正確無疑是符合主角利益的——與滿清不同,而絕非傳承。這……應該不需要爭執吧,好吧!多謝大家對《帝國的朝陽》的支援與厚愛!)
第97章 收穫(第二更,求月票)
又一次與致遠號擦肩而過!
儘管已經先後與北洋水師有過兩次合作,但是唐浩然卻發現自己似乎總無法與致遠號相見,甚至其間致遠號還來過仁川——押朝鮮舊王李熙於保定,似乎在這個時代,致遠號總在“躲著”自己,自然也就無緣與那位後鼎鼎大名的鄧世昌見面了。
雖然心道著可惜,但搭著著濟遠號巡洋艦離開大沽的時候,唐浩然的心情卻是極為舒爽——就在離開大沽港的那一刻,從碼頭上傳來了訊息——日本拒絕了俄羅斯的最後通牒,俄羅斯帝國向日本宣戰了!
日本拒絕最後通牒,這既在意料之中,卻又在意料之外,之所以會有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預感,是基於對日本的瞭解,畢竟現在的日本並不是幾十年後的日本,天皇還沒有被神化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在這種情況下,於日本而言最理智的選擇應該是接受俄羅斯的條件,天皇親自前往俄羅斯謝罪,至於割地賠款再慢慢的談。
可出人意料的是,被後世日本人稱之為“明治賢臣”的“諸傑們”卻選擇了另一條不歸路——戰爭,現在的日本可不是十三年後的日本,未經十三年處心積慮,耗資數億日元的精心備戰,其又豈是俄羅斯的對手,即便是十三年後的那場戰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