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水平,人均產量卻有所下降;經濟作物的下降更是明顯,如油料、菸草、茶葉、絲繭的產量降低了一半左右;而且以後很久,這部分生產都未能恢復起來。
到1956年,集體化以後的第一年,問題就充分暴露出來。1956年中,人民日報連續發表社論,5月6日:“一五”計劃前三年烤煙生產的計劃都沒有完成,原因在於指導錯誤以及價格政策等;9日:越來越尖銳地感覺到油料供應不足;10日:農村副業、手工業生產大大下降,是造成當前農村市場不活躍的重要因素;24日:去冬到今春不少地區農村副業大大衰落;6月6日:由於領導機關重視不夠和長期以來收購價格偏低,江浙兩省桑園面積和產繭量,目前只相當於戰前的54%和35%;據農業部統計,今年花生、黃麻、甘蔗播種面積都在減少,許多地區副業生產下降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特別是養豬減少;7月:中央農工部副部長王觀瀾報告,浙江副業嚴重下降,江蘇長江兩岸地區副業產值一般亦下降了30%~80%以上。
毛澤東為此專門起草了一份通知:河北省糧食以外的農產物佔產值百分之七十一,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數目字。其他各省情形與此有些不同,但糧食以外作物及副業的產值至少佔百分之五十,或者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各地農業生產合作社要注意多種經營,否則就是一個很大的偏差,甚至要犯嚴重錯誤。
生豬的出欄頭數從1955年下降,1956年下降為6157萬頭,比1954年減少20%左右。1956年出現了全國大牲畜數量的首次下降,從此開始了一個持續下降的過程(1957年、1958年分別減少390萬頭和610萬頭)。
而且,極力強調糧食生產,糧食問題並沒有解決。在集體化的前十年(1956~1966年)糧食生產是零增長,後十年(1967~1977年),僅僅是總量增長,人均並無增加。在大饑荒時還能依靠四川、黑龍江,改革前夕則幾乎沒有一個省份還可調出糧食(不要說防災,以後的“工業化”、“城市化”皆失去依託)。
當年“以糧為綱”的做法,不但沒有解決中國的糧食問題,反而害苦了那些先進地區。類似的問題,在歷史上就存在過,如雍正皇帝曾一度批評廣東和福建的“捨本逐末”。繼1982年福建之後,1983年、1984年我兩次赴廣東考察,目的就是看看在“放開”之後,地方經濟將向何方“自由”發展(我在那裡也遇到老人懇切陳情,希望上頭放寬糧食政策)。
簡言之,在中國這一農業古國,自發展的早期階段,糧食生產都是豐富而有餘裕的,曾幾何時,一些地方改而經營其他經濟作物,因此不得不進口糧食(如廣東、江蘇、福建等),這是一種進步,而不是倒退;如果“倒行逆施”,強令其“自給自足”,結果將會放棄其領先地位,即使獲得一時成功,卻最終無法解決該地區的發展問題。
“以糧為綱”的問題,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才得以解決,《杜潤生自述》中說:1981年中央批轉了國家農委《關於積極發展農村多種經營的報告》(13號檔案),它關係到健全農業生產結構,和農業生產的戰略方向等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說,這一生產結構問題和責任制問題至少是同等重要的。兩項政策,一條是包產到戶,一條是多種經營,從此把農業推進新的體制和新的生產結構。
在這個問題上人們存在著很大的誤解。好像在中國歷史上,歷代王朝都主張重農輕商,就只種糧食,不搞多種經營。實際上“多種經營”是禁不住的,在有些朝代還很發達,——《自述》在這裡即引述了高王凌的研究。
1982年秋,我把文章初稿交給發展組。當時小組正準備下鄉調查,題目是“包產到戶以後”的政策走向。“帶頭大哥”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