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沒看錯。
香港警察隊伍,也有“臨時工”。
正式的名字叫:輔助警察。
目前,香港輔助警察的人員差不多有4500人。
不少人可能聽到“輔警”這個名稱,或許很多人不以為然,覺得他們是不是純屬“打醬油”的角色。
可如果真正瞭解香港輔警的背景和實力,你會大吃一驚。
香港輔助警察隊總部
相信很多人也有個疑問,香港既然有這麼多正規警察,為何還要有輔警力量?
他們又是從何時出現的?
香港輔警全稱是香港輔助警察隊,其前身特別後備警隊,成立於1914年。
此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香港許多英籍警察返回英國參加一戰,導致香港警力出現不足。
港英政府時期,很多警察的重要職位都是英國人
在來不及培訓新警察,又急需警力維護治安的背景下,港英政府便大量招募社會人員參加警務工作,特別後備警隊由此成立。
1941年,港英政府為抵禦虎視眈眈的日軍,組建了全副武裝的特別警察隊,與英軍一同協防香港。
戰後,特別警察隊與特別後備警隊合併,正式組建香港輔助警察隊。
到今天,香港輔警已經成為香港警方一支不可或缺的支援力量。
那麼,香港輔警和我們熟悉的內地輔警有何不同呢?
如果從服務性質上看,香港輔警其實與內地輔警一樣,同屬於正規警隊的輔助力量,其著裝、訓練與管理等諸方面與正式警察基本一致。
但從職業構成以及招募、培訓方式上,香港輔警又與內地輔警截然不同:
比如內地輔警都是全職警務人員,而香港輔警是兼職,本身都有固定工作,職業有律師、醫生、教師、公司職員等。
著裝上,香港輔警制服與正式警員完全一樣,細節是輔警的肩章印有英文字母“A”(Auxiliary,英文輔助意思)作識別。
所以,輔警在香港又被稱為“尖頭”。
注意兩張圖,香港穿白制服的正規警員肩章是hKp,輔警則是hKAp,但同樣配有槍支
其中,或許最令內地輔警羨慕的是,香港輔警不僅擁有與正式警員同樣的執法權,配備警棍、胡椒噴劑等防衛性武器,還同時被允許配有槍支。
無論男女隊員,都配備點三八左輪手槍及12發子彈,必要時可開槍。
2018年,香港油麻地砵蘭街發生一起持刀搶劫案,附近巡邏的輔警警長雲昌冠追擊過程中,拔槍截停其中一名劫匪,最終讓匪徒棄刀投降,成功化解危機。
劫匪乖乖就擒,是因為知道輔警能開槍擊斃任何試圖反抗的兇徒。
當然,香港的治安環境大家有目共睹,普通輔警遇到這樣驚心動魄的時刻並不多。
香港警察的標誌
大部分時候,香港輔警的任務都比較簡單,基本就是在某些重要場合、重要節慶日時,配合正規警員巡邏,或為領事館、文化中心等重要場所提供守護。
平時,香港輔警經常被派去處理抓個貓,攆只狗之類雞毛蒜皮小事的情況,也不少見。
此外,香港輔警也作為天災或影響民眾的緊急事件發生時的一支後備機動隊,協助警方執行人群管理工作。
看到這裡,肯定有人會關心香港輔警的薪資待遇,畢竟香港警察的工資待遇都不低。
由於是兼職,香港輔警都是按日薪或時薪計算,每個人按不同標準一事一議、一崗一議。
但有基本的標準。
根據香港警務處公佈的《香港輔助警察隊薪級表》,最低的輔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