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人洪晃則寫專欄批評說:“譚張拍文藝片我不意外,《舌尖上的中國》是紀錄片,也可以說是一部文藝片,人文都酥到你骨子裡去,但是這部《那些時間教會我的事》,卻流於表面,糾纏於瑣事,失了大氣……大概是專門為小清新們拍的。”
“初看預告片我以為是愛情片,等到看完點映,眼淚溼潤了眼眶,我才知道講的是親情,是家庭,是我們最普普通通的生活。正如電影的名字,那些時間教會我的事,李磊穿越的不是時間,是閱歷。”著名女導演,拍《紅樓夢》的李少蘭,在自己的部落格大力推薦。
而隨後的新一期《南都娛樂週刊》,為這部電影,專門做了一篇主題撰文——《如譚張人生一般的電影》。
“從本週刊第一次採訪譚張,到今天為他的新電影做專題,一晃快十年時間了。從寫武俠的譚張,成為了拍電影的譚導,十年時間,足以改變很多人很多事,那麼譚張又有那些改變?”
“今年國慶節,譚張結婚了,大概很多人想到過他們會結婚,沒想到這麼快就結婚,對於娛樂圈裡的人來說,婚姻似乎並不著急,但是今年二十四歲的張譚結婚了。如果說,沒看過《那些時間教會我的事》,你一定很難猜到,他做決定的原因。”
“看過這部電影,你就能夠明白了,譚張和我們印象中,被名利包裹的明星截然不同。在電影中,男主角有超能力,能夠回到過去任何時間,彌補自己的遺憾。但是時間最後教會他的,卻是踏實的過好每一天。”
“正如同譚張的人生,不論是年少成名,還是名動天下,你很難發現他被外界所改變。在帶給我們一次一次驚喜、享受巨大歡呼與掌聲的同時,他的私生活,低調到你甚至根本不會想去關注,他今天做了什麼,明天要做什麼。”
“你只會追逐他即將創作什麼精彩的、經典的作品。沒有緋聞,沒有炒作,如果把他的名氣與生活割裂開,你會發現,他就是一個讀大學、談戀愛、畢業、工作、結婚,和普通人沒有兩樣的普通人。”
“……或許正是這份純粹,赤誠於生活,才能更好的創作來源於生活的藝術……當你看完《那些時間教會我的事》,你一定會明白譚張,時間教會他的事,他也會教會我們。”
有些煽情,有些偏頗。
顯然作者並不知道這部電影是張譚改編的,但是歪打正著,張譚之所以拍攝這部並不文藝的文藝片,還真的如文章中所說,赤誠於生活。
因為電影有共鳴,所以拍了它。
因為明白自己要的生活,所以不會被名利物慾衝昏頭腦,儘管逼格越來越高了,人還是那個人,本質沒變。
……
喜歡,引起共鳴。
不喜歡,沒有感覺。
超前的口碑有些兩極化的趨勢,這對於一部文藝片來說,理所當然,畢竟文藝片的受眾從來都不是大眾化的。
接下來。
電影將要在票房和觀眾口碑兩方面,證明自己。(未完待續。)
第357章 灰渣大決戰
《那些時間教會我的事》在2010年的年末,競爭賀歲檔。
同期對手有兩部電影,一部是二人轉師徒主演的《小笑江湖》,於12月3日和《那些》同日上映。一部是第五代導演陳凱弟執導的《趙氏小孩》,於12月4日上映。
再有就是稍晚些時候,於12月16日上映、馮大炮今年第二部電影《不誠不擾2》。
業內人士對這幾部電影的票房,還是很看好的,認為是今年賀歲檔有力的競爭者,包括屬於文藝片的《那些》。
《那些》的影評出爐後,顯得有些兩極分化,愛者甚愛之,不愛者無趣之。
但是影院方、院線方,還是顯得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