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5頁

葉向榮上部作品完成於三年前, 講述的是一個底層女人的悲慘人生,女人只有初中文化,受環境和性格影響沒有反抗意識,被父母安排嫁給一個比自己大二十歲的老男人。

雖然老師和同學都極力勸阻,但女人還是選擇孝順父母,簡單掙扎過後退學嫁人。

女人婚前是父母的奴隸,婚後變成了丈夫的奴隸,男人虐待她,打她,同村的小姐妹看不過想帶她逃走,可她偏信生了孩子男人就會對她好。

女人生了孩子,男人卻變本加厲,不僅打女人連年幼的孩子也不放過,男人失手打死了孩子,女人終於醒悟,決定離開男人。

女人逃走,男人在車站攔住她跪地認錯,女人的父母也來了,以死相逼求她回去,女人離不開,她被自己無用的善良綁架,她無法對傷害自己的人狠心,所以選擇臥軌,獲得了自由。

這部作品的討論大多集中在人格獨立、自我、反抗、教育、道德綁架、孝道等,家暴雖然也被討論,但並不是重點。

觀眾大多喜歡也習慣用主角視角看世界,《嫩芽》的主角葉群是個介於成年與未成年之間的孩子,這個年齡對於大部分觀眾來說更方便代入『孩子身份』,因此觀眾也就能更加直觀深刻的體會到家暴帶來的傷害和壓抑。

觀影過程,觀眾會跟隨葉群的視覺體會孩子眼中真實的家暴帶來的心理傷害和物理傷害,而不是以母親或旁觀者的角度去考慮辯證,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忍受家暴到底是一種偉大還是自私。

扯下所有的藉口和粉飾,家暴就是最直接的傷害。

兩部作品共同之處是父親家暴,母親最後都死了,不同之處,一個是孩子死了,另一個是父親死了。

博主大膽分析,這兩部作品的母親靈感來源應該是同一個人,三個孩子的靈感來源也是同一個人,那個孩子就是作者本人。

葉向榮在之前的作品裡把『自己』寫死了,為的是擺脫孩子這個『累贅』,讓母親覺醒並且沒有後顧之憂的離開家暴男,但母親敗給了孝道和她的善良的本性,所以失敗了。

於是在《嫩芽》裡,葉向榮轉換思路把反抗的戲給了孩子,但是年幼的孩子無法獨立生存,所以他寫了兩個孩子,一個是完全無法獨立生存的葉星,一個是即將成年、勉強可以掙扎著獨立的葉群。

葉父的死很突然,也很詭異,電影裡葉父的死是一場意外,但是根據劇情推測,葉父死的時候葉星是在家的,況且就死在了門口,經過的鄰居難道完全沒有發現不對勁?

而且兄弟倆對父親死亡這件事太淡然了,就好像早有預料,葉父死後鄰居的閒話也暗示,兄弟倆和父親的死並不是毫無關係。

沈陌這個形象對葉群來說過於完美,就像是為葉群量身打造的救世主,故事最後,罪惡的一切後果都被葉群和沈陌承擔,有道德瑕疵的沈母和無法獨立的葉星卻獲得了簡單『美好』的新生活。

沈陌的人設在某方面來說過於理想,善良、溫柔、有著超越常人的道德底線,所以會因為當年的『不辭而別』對分別許久的童年好友葉群心存愧疚,也會因為心疼葉群承擔葉群的人生。

葉群不是個衝動的人,從前期的表現來看他比一般人能忍,有智慧,有心計,卻在最後衝動的殺了人。

而且,葉向榮是獨生子。

因此根據種種細節推斷:葉群和沈陌都是『葉星』、即真正的葉群幻想出來的人,是為了拯救『葉群』而被創造的工具人。

年幼的『葉群』無法反抗家庭,所以他給自己幻想了一個哥哥,自己則偽裝成無害的葉星。

葉群保護『葉星』並解決了父親這個障礙,父親死後依靠哥哥的力量無法獲得生活的保障,所以他幻想了鄰居沈陌,這也是沈陌和葉群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