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興安地勢最高,二水遠不相謀。祿始作此渠,派湘之流而注之融,使北水南合,北舟逾嶺。”元代脫脫等所修《宋史·河渠志第七》東南諸水下雲:“廣西水靈渠源即灕水,在桂林興安縣之北,經縣郭西南。其初乃秦史祿所鑿,以下兵於南粵者。”歐大任《百越先賢志》卷一雲:“史祿其先越人,贅婿咸陽,祿任秦以史監郡。”看來,關於史祿的人生經歷,後人所知的也不外乎這些了。

靈渠,史書中作“浮渠”或“靈渠”,據說因灕江又稱靈河而得名。因靈渠溝通了湘江和灕江之水,又名“湘漓運河”。其穿越廣西東北部興安縣境內,後人又稱“興安運河”。秦始皇為何在大軍受挫後,不惜動用十萬軍工開鑿運河,這當然由中原與嶺南的自然條件所決定的。

從歷史記載看,秦時中原與嶺南溝通有水、陸兩路,但這兩路對人行特別是運輸都極其不便。就陸路而言,雖然不像唐代詩人李白所形容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但也是道路崎嶇,險隘重重,人行尚可逾越險阻,一旦用於大規模的運輸,則變得極其艱難和複雜,其難度絕不亞於蜀道之難。除陸路外,可通行的水路只有以下兩條:其一是取道江西的贛江,運載物資到達大痰嶺,然後以人力搬運逾嶺,之後再透過禎水流域輸向嶺南地區;其二是取道湖南的湘水,到達五嶺之下,以人力將物資搬運逾嶺,然後再透過灕水流域輸向嶺南。

由以上水、陸兩路的自然條件可以看出,要向嶺南運輸大量的戰備物資是何等繁瑣與艱難。在秦軍征伐嶺南之初,由於秦王朝有一定的戰爭準備,物資的運輸與前方將士的需求矛盾尚不突出,當戰爭進行到一定階段,特別是遭到越人強有力的反擊之後,前方軍隊的急需和後援物資運輸緩慢的矛盾就變得尖銳和顯著起來。要解決這個矛盾,就勢必要增強後勤補給力量;而要增強後勤補給力量,僅僅靠增加人力是不夠的,必須開闢一條較為暢通的路線方能達到徹底征服嶺南的目的。在這樣一種思想的指導下,開鑿靈渠就成了當務之急了。

由於歷史資料的缺乏,後人無法知道秦王朝為什麼要選在興安一帶開鑿靈渠,但可以想象的是,關於開闢中原通向嶺南這條新通道的選址問題,秦始皇本人和他手下的眾多臣僚們,一定是經過反覆論證和再三斟酌才最後選定在興安的。就其自然條件而言,運河開鑿之前,在興安縣城附近,湘江有一小支流,發源於興安城西南的拓園附近,叫雙女井溪;滴江有一小支流,發源於興安城北面的山谷,叫始安水。由始安水至雙女井溪匯人湘江處,相距不足1 。5公里,不僅距離很近,而且兩水的水位相差也不太大。兩水之間只隔著一系列小土嶺,即太史廟山、始安嶺和排樓嶺。這些土嶺南北走向,寬度僅3習0至500米,相對高度20至30米。這樣的自然條件就為開鑿靈渠,引湘人漓創造了相對方便的條件。

縱貫湖南全省的湘江,發源於廣西靈川縣境內的海洋山,其山水流經興安的湘江故道(也稱海洋河),流人湘江北去;而美麗的灕江,發源於五嶺之一的越城嶺的苗兒山,其山水南流人珠江。兩江異源分流,一流向北,一流向南,相離而去。後人為“相離”兩字加上三點水偏旁,以示湘漓兩水背道面馳。當時,開鑿靈渠的工程人員對興安縣附近的地形和水文情況作了詳細考察後,選擇了興安縣城東南兩公里的分水塘(又稱溪潭),作為築壩分水的地點。就當時來說,這個選擇有兩個有利條件:第一,海洋河從源地流出,沿途流經砂頁岩地段,河谷比較開闊,河床比降較大,至分水村附近,因海洋河垂直切穿鰲頭嶺和龍王廟山而進人平原,水流變緩,對築堤斷流極為有利。第二,這裡處於湘江上游,水位較高,築壩攔水之後,可把水位提高6米左右,使越過分水嶺的渠道開鑿工程大為節省。在分水塘附近築壩分水、引湘人漓,後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