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
講武堂。
大明萬曆十一年。
五月中。
帝黨中人,齊聚一堂。
一張長條桌子上首,坐著一身戎裝的萬曆皇帝。
而兩旁。
英國公,豐城侯,保定侯等武勳,加上內廷總管馮保,廠衛指揮使沈烈,與右籤都御使海瑞,新上任的幕僚長徐渭……
十餘人組成了一個全新的決策機構。
此時沈烈坐在下首,環顧左右,看著這大明武勳主導臨時中樞小朝廷,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
如他所願。
借鑑了大明武宗時期,武宗皇帝一手的策劃西苑小朝廷體系,皇帝,廠衛,內廷,武勳搶班奪權。
繞過了內閣六部。
繞過了官紳集團,而形成的決策形態再一次形成了。
而這樣的臨時中樞,以武人為主的形態也只有在戰爭,或者王朝戡亂的時期才有可能出現。
而這一刻。
已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詭異的沉寂中。
隨著十九歲的萬曆皇帝輕聲道:“朕意已訣,將御駕親征,平叛戡亂,眾愛卿……都議一議吧。”
話音落。
豐城侯,保定侯眾武勳便紛紛叫嚷起來。
“陛下聖明!”
“臣附議。”
“附議!”
在一干武勳的雀躍中,老成的馮保,新加入帝黨的海瑞,徐渭反倒沉默了,都識趣的低下了頭。
而最興奮的朱翊鈞,便迫不及待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那微胖的臉上露出了前所未見的亢奮。
“如此……便這樣定了!”
武勳們立刻便神采飛揚。
而此時。
沈烈心中十分明白,大明走到了這步田地,這帝黨只剩下一條路可走,那便是出征,打仗……
打勝仗!
用一個接一個的大捷,將這紛亂的天下間,那一顆顆散亂的人心重新凝聚起來,而對於這老朽的大明來說。
一次次的明軍大捷便是最好的強心針。
也是唯一的出路!
若勝。
則大明重塑武風,明軍會順理成章的迎來一場大整頓,大發展,大換血,而官紳集團就是想蹦躂。
那齊楚浙黨,東林黨,財閥大姓們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琢磨一下是他們的脖子硬。
還是廠衛和明軍的刀快!
而大明將會伴隨著明軍的一次次勝利,在浴火中重生!
而這件事。
大明武宗曾經幹成了,卻遭了歹毒的暗算,後來嘉靖帝想幹卻沒幹成,大好局面,卻被南方沿海大姓攛掇的倭寇之亂逼得退讓了。
如今。
終於輪到了這萬曆朝。
這靜默中。
見左右再無反對意見,年輕氣盛的朱翊鈞便騰的一下站了起來,略帶著猙獰道:“眾愛卿聽令!”
隨著眾人趕忙起身,垂手而立。
耳邊。
便傳來了天子決然的話音。
“吾皇明神武太祖,幼而孤貧,長值兵亂,年二十四方委身行伍,繼而收攬天下英才,習練兵法,謀與群雄並駕齊驅。近二十載,乃能得萬勝之軍,翦除強敵,一統宇內!”
“今朕年方十九,雖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可朕……卻不能坐視腐儒誤國,奸吏弄法,而大廈將傾,生靈塗炭。”
“今朕御駕親征,謹遵太祖明訓,願博採眾長,革本朝之弊端,嘗祖輩之艱辛,厲兵秣馬,雖僻出山林之士,忠貞愛國之士,皆可為朕師。”
這一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