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中學從建校起就有個傳統,那就是資助貧困地區的教育建設。 他們啟動這個專案時,本想和公益基金會建立合作關係。基金會流程成熟,合作兩廂便宜。但是因為夏國最大的基金會前幾年爆出醜聞,所以這類公益基金會在民眾心裡的的信譽一直不高,所以學校有些猶豫。 董事們投票後還是決定不和基金會合作,經過商議,學校成立了一個幫扶辦公室,又向上找了點關係,直接聯絡了貧困縣的政府,和幾個山區學校建立了一對一的幫扶關係。 至此之後,友誼中學每年會專門撥出一部分資金支援偏遠地區教育建設。除此之外,學校還號召老師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捐款。 值得一提的是,捐款並不是強制的,也沒有用各種軟手段逼迫大家捐,而且捐款者的捐助金額預設不公佈。 登入學校官網,找到教育幫扶那一欄,你能看到公佈的捐款者的名字,但不一定能看到捐助的金額。捐助者可以用自己的ID登入自由選擇是否公佈捐助金額。 所以你看到的大概就是這樣,如果選擇不公佈金額——‘李三 ***元’,如果選擇公佈金額——‘王五 100元’。 牧念念對學校這一人性化的設定非常讚賞,這不僅鼓勵了捐助的行為,也不會讓捐助少的人或者本身不願意捐的人覺得難堪。她覺得友誼學校非常棒,真的是一個‘站在你的角度思考’的學校,難怪深受眾多家長追捧。 所有資金往來也實現透明化,大致的支出會放在學校官網供老師同學查詢。 如果你對細緻的入賬和支出有疑問,那麼可以在學校網站提出查詢申請。但前提是需要你提出一定的證據,證據不一定要是完整的證據鏈,但也不能是完全憑空猜測懷疑。如果你的要求合理,那麼學校將會提供詳細賬冊讓你查詢,當然,得在一定的監督下進行。 這筆資金一定會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一般是邊遠地區的學校缺什麼他們就補什麼,缺電腦買電腦,缺校舍建校舍,缺儀器買儀器,除了不直接給錢其他都可以提。甚至,友誼學校每年還會派老師去支援,並把教育支援作為老師晉升的必要條件。 這樣做了幾年,一位新上任的校長提出一個疑問,“我們支援山區教育的本質是什麼?一是教導自己的學生,讓他們知道助老扶弱,二是育養邊遠地區教育事業,為國家發展盡一點自己的力量。” “但大家都知道,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們都沒有去過山區,沒有親眼見過貧困究竟是什麼樣子。可能在他們眼裡穿不起AJ鞋的就是很貧困的人了。他們僅僅出一點錢,這些錢甚至還是他們的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出的,這樣是達不到教導育人目的的。” 校長的這番話讓董事們深以為然,經過一番激烈討論過後,學校決定每年組織初二和高二學生,進行一次‘山區行、獻愛心’活動。 牧念念這一屆的‘獻愛心’活動就定在初二下學期五一過後。 學校有許多個支援點,所有的班級打亂抽籤分在不同的點。初二一班和初二三班被分去了少數民族山區,那個學校被建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山上。 薇姐通知的時候專門提及海拔問題,如果不能適應缺氧環境或者身體本就虛弱的,允許請假不去,但是假條必須有家長的簽字,以及班主任與家長的影片連線確認。 收到訊息,班上一片沸騰,沒有一個人想請假的。大家興奮不已,並不覺得是去憶苦思甜的,反而認為是一趟難得的集體旅行。 期待ing。(′??ω??`) “哇,可以看到雪山耶,我們要去爬的會是雪山嗎?” “我們需要買登山裝備不?哎呀我得提前看看。” “我們多買點零食,帶個餐布,倒是鋪在地上,邊賞雪山邊美食。” “我想去照一套少數民族服飾的藝術照誒。” “我老早就想去了,可我爸媽沒時間,現在可以全班一起去,想想都好興奮。” “同學們,雪山,是雪山,我們將看到真實的雪山!!!” 雪山啊,牧念念陷入沉思,腦海中響起悠揚的長調。 她心裡浮現出前世的種種,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