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7章 參賽2

既然是獻禮國慶,那肯定是以紅色歌曲為主。寫出一首紅色歌曲對於牧念念其實不難,她有前世幾十年的愛國教育基礎,再加上這一世的十幾年,特別是她非常喜歡歷史,對那段屈辱史更是知之甚詳。

難得的,是寫一首優秀的、能讓人產生共鳴的、還朗朗上口、擁有傳唱度的紅色歌曲。

並且,腦中的故事太多,素材堆疊也是一種難度和煩惱,需要選擇和取捨,每一個都很好,很難抉擇。

想了幾天,都想不好主題,開不了頭。山不來就我,我就去就山,她決定主動出擊,尋找靈感。

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什麼的,總能帶給她點什麼。

當然,首選就是學校圖書館,其一是學校圖書館近便,方便她常常查詢資料,其二是學校圖書館藏書也非常豐富,反正足夠她看了。

之後,她常常利用休息時間去到圖書館的歷史書籍區,也沒有什麼目的性,就是隨意走走看看,隨意翻翻,以獲得一些啟示和思路。

這一天,她拿出一本宋詞集隨意坐在地上翻閱起來,比起現代詩歌的直白,牧念念更喜歡古詩詞的婉約和那種‘山朦朧水朦朧’的意境感。

她翻閱著,發現書本里的詞很多都是她背過的,熟悉的詩詞快速地瀏覽過,將目標集中在一些陌生的詩詞,看有沒有什麼新鮮的詞或者觀點。

忽然她翻到辛棄疾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這首詞她很熟悉,前世年少時讀到這首詞她還有些不以為然,心裡反駁說你怎麼知道少年沒有憂愁呢,少年的憂愁也很多呢。後來長大了,知道了辛棄疾生活的時代背景,知道了他鬱郁不得志的原因,才理解了這首詞裡深深鬱卒。

辛棄疾創作此詞的時候,是在被彈劾去職、閒居上饒帶湖時期。雖然當時他的居住地風景優美,但他卻無心賞玩。他心向家國,又嘆自己無能為力,一腔愁緒無法排遣,遂寫下了這首詞。

現在再次細細閱讀,反而有一種隔著時空和稼軒居士共情之感,詞中的每一句,都能激起心裡的絲絲漣漪。

不過,這首詞倒是給了她一些思路,既然自己現在是少年,為何不從少年的角度來講述那個時代的意志呢。

在那個時代,前赴後繼奮勇獻身的少年們也是不計其數,比如烽火中的兒童劇團孩子劇團,比如最年輕的抗日組織抗日兒童團,還有大家熟知的劉胡蘭死的時候不到十五歲,還有在牢中長大的小蘿蔔頭犧牲時年僅八歲。

他們小小的身軀,卻有著頂天立地的龐大意志。

想到這裡,她快速起身,將宋詞放回去,然後開始翻找民國的詩詞。

找尋半天之後,她終於在《飲冰室文集》裡找出了一首符合她想法的詩詞,那就是梁啟超的那篇《少年夏國說》。其實這首並不是詩詞,而是一篇文章,很長,最有名流傳最廣的就是那幾句“少年強則國強”。

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時期,當時他們製造輿論汙衊夏國是日暮西山的東亞病夫。當時梁啟超已經經歷變法失敗,但他並沒有放棄救國,為了喚醒國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寫下了這篇《少年夏國說》。(原文:梁啟超 《少年中國說》)

仔細閱完全文,每一個“嗚呼”、“悲哉”、“哀哉”的感嘆能深深感受到梁老對國家命運的的牽掛,和對國人麻木的痛心疾首,甚至能感受到梁老下筆時近乎穿透紙張的力度。

牧念念決定了,她就寫夏國少年,以梁老這篇文章為底,用自己的語言、用音樂的語言描寫夏國少年。

有了靈感,但一時間沒法回家,她拿出紙筆匆忙記下心中迸發的靈感。

放學後一回家,她便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