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章 收拾

灣底人家,堂屋掛著十五瓦白熾電燈,相比灣頭那家的百瓦日光燈,如同白熾燈跟煤油燈之間的差距。 燈光亮度看家境貧富,這是真理。 坐在桌邊,母親周淑英一手搖蒲扇,一手拿著筷子夾著幾粒米飯往嘴裡送。兒子江寧則大口刨稀飯,滿額汗水,吃得酣暢淋漓。 “寧兒,我還是留在家裡吧!”母親突然說話。 兒子回答得毫不猶豫:“不,必須去縣城!您老身體不好,一個人在家,我不放心呢!況且我倆早就商量好了,為何現在反悔?” 周淑英嘆息一聲,猶豫一陣,無奈道:“不是我反悔,也不是我不想去,只是……當媽的,成了娃兒的拖累,灣裡人家戳脊梁骨呢!” 兒子急了:“各家是各家,您管那麼多幹啥?” 周淑英執拗道:“話是這麼說,我還是不去了!” 兒子聞言,突然眼淚撲簌往下掉,落在稀飯碗裡。 母親頓時慌了,手腳無措,隨之眼淚盈眶。 兒子放下手中碗筷,哽咽道:“媽……我知道您擔心啥,不外乎就是縣城生活費太貴,日子過不下去。我早就算過,家中積蓄加上爸爸的撫卹金,還有賣糧錢,至少也有三千元,我問過班主任老師,說師範學校發放四十五元生活費,足夠我過日子了,所以,家中錢完全能夠保障三年租房和您一個人的花銷。” 兒子淚眼婆娑,繼續說:“媽,錢花了,以後再賺。十五年來,寧兒從沒離開過您,如今爸爸去世了,更不可能丟下您,哪怕咱娘倆去縣城討口,也不能分開!您老人家……不要再猶豫了……答應寧兒請求吧!” “撲通”一聲,兒子雙膝跪地。 母親眼淚順頰而下,嘴唇顫抖,顫顫巍巍起身,伸手攙扶,緊拽幾下,卻發現兒子紋絲不動,抽泣道:“寧兒啊……你先起來……再說!” “不!您先答應,否則我一直跪著!”兒子匍匐在地,使勁磕頭,撞得石板“咚咚”作響。 母親心痛至極,含淚道:“寧兒……媽……答應你!” 昏黃燈光下,母子倆相擁而泣。 嘉州重孝,世代傳承。都說養兒防老,意在頤養天年,只求老有所依。父母養育之恩,兒女理當報答,相比守孝三年,嘉州人更看重生前養老。這裡生活貧困,百歲老人卻比比皆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用江寧的話說,“即使只有一顆米,也得讓父母先吃”。 父親江家勳年少當兵,復原後回村任民辦教師,後推薦就讀嘉州師範,留在草池學校任教,土地承包到戶那年,主動申請返回本村任教。 江家勳文化程度不高,卻在當時當地,算得上妥妥文化人,尤其教育兒子嚴苛,信奉“黃荊條子出好人”,稍有不順,竹鞭相向,毫不手軟。 江寧從小聰慧過人,具有過目不忘的先天本事,五歲背詩,五歲讀書,七歲描紅。在父親嚴加管教下,他調皮天性得以收斂,學習成績一路飄紅,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在小升初及中考兩道關口,均取得全鄉第一好成績,尤其今年,以草池歷史最小年紀考上嘉州師範,轟動全鄉。 學業有成的十五歲孩子懂得“烏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無論如何也不願意丟下母親,獨自外出求學,萬一有個三長兩短,遠在縣城的兒子定然後悔終生。 歷經幾天日夜煎熬,喪父少年毅然作出“攜母求學”的抉擇,並在某個夜晚納涼時向母親提出,並細細分析自己的初衷和實現的可行性。 初聞兒子想法,周淑英驚愕當場,繼而搖頭不答應。 姑且不說影響娃兒學業,就縣城生活而言,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要知道,縣城生活啥都靠買,不像在農村,土裡長啥就吃啥,家中存款微薄,只怕一年半載就會花光,屆時母子倆怎麼過日子?自己留在家裡,雖然做不得重活,但是可以花錢請人幫忙,還能種小菜、養雞鴨,也有一定收入,日子還能過下去。 江寧知道自己的提議會遭到母親反對,就岔開話題聊起其他事情,心中暗自盤算,如何才能說動母親。 突然有一天,寧家勳生前戰友、現在嘉州縣公安局上班的周向陽來到江家灣。周淑英一邊熱情接待,一邊吩咐侄兒滿娃子去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