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頁

婆婆李氏一向是個拿不定主意的,但是一直最心疼兒子。陳錦鯤考中縣城書院自然是好事,但這也意味著要好長一段時間見不到兒子。既然小兒媳在縣城裡面買下店鋪,一邊可以照顧生意,一邊可以見到兒子,一舉兩得,豈不是兩全其美。

她猶豫一下,又問阿瑜:&ldo;咱們到縣城裡開茶鋪,真沒問題?&rdo;

&ldo;阿孃,萬事開頭難。當初咱們在這山路上開茶寮,不也是一波三折,最後不還是讓我們開成了?謀事在天,成事在人,只要我們一家子好好努力,就不信咱們不能在這縣城好好生活。&rdo;

陳貴抽了一口水煙,皺著眉頭道:&ldo;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就算縣城比這裡生意好,但咱們過去,這山路上的茶寮丟下不管?還有咱們的那些田又怎麼看管?我跟你娘從小在這裡長大,捨不得這片山水呀。&rdo;

&ldo;阿爹,咱們村子離縣城也不遠,以後若是想家,回來住上幾日便可。那些田反正有佃農在種,我們只管每年來收租便可。至於茶寮嘛,村子裡的王阿婆和林大伯都有想接手的意思,我們只需要尋個價格好一點的轉手便可,勿需擔心。&rdo;

陳貴本來是不想去縣城的,可聽阿瑜這樣一說,卻發現她早有準備,心裡更是悶悶不樂起來。

李氏想著搬到縣城之後,方便見到兒子,便認同的說:&ldo;阿鯤是咱們家裡最有出息的。為了阿鯤,吃再多苦、受更多累,我也願意,更別提搬到縣城裡生活。既然阿瑜早就準備好了,我相信阿鯤,更相信阿瑜,咱們就說好,一塊搬進縣城去住吧。&rdo;

四個人三個投了贊成票,相對於陳貴來說,同意或反對都無濟於事。

陳貴心情不悅,覺得這麼大的事都是小兒媳拿主意,一家人都沒有把他這一家之主放在眼裡。

他也不言語,拿起水菸袋就悶悶的蹲在門口抽起來。

阿瑜看出陳貴的心事,走到門邊輕輕勸道:&ldo;阿爹,此事只是在商量之中。我只是喜歡處處想在前頭,怕萬一真的打算搬家,凡事沒有準備,所以提早做準備。其實搬不搬家,還是要一家人說了算。阿鯤年紀小,怕是到了書院那邊不適應,咱們在縣城的店鋪離書院也不太遠,以後想照顧他也方便。若是阿爹真的不願意,此事也就算了,當阿瑜沒有說。&rdo;

其實,對於家中的這個獨子,不但婆婆李氏喜歡,公公陳貴也是心疼得緊。只是陳貴平常性格不外露,乍眼看上去像個悶葫蘆,既然搬到縣城對兒子有幫助,陳貴又有什麼不樂意的。

他只是不喜歡兒媳婦在家裡的地位越來越重,眼看都超過他這個公公。聽阿瑜勸說幾句,最後也點頭同意。

一家人確定要搬家後,阿瑜就開始盤算起來。

家裡還有三百兩銀票,五十八兩現銀,除去裝修要用去的三十五兩,搬過去還要置辦一些新的用品,怕是還要用一部分銀子。

若是以十五兩的銀子將茶寮頂給別人,搬家的錢倒是有了著落。那樣一來,陳家就可以滿打滿算,帶著三百兩紋銀去縣城創業。

就算他們的茶鋪生意再不濟,一個月至少也應該有五兩銀子入帳,省吃儉用一點,一家人的日常開銷也應該足夠。

而且,有阿瑜在,也不可能讓茶鋪生意不好。

在想到搬到縣城之前,阿瑜就盤算過,縣城裡面有數千戶人家,上萬戶人口,遠遠大過在山路上來來往往的上百號人。有這麼多的人流量,就不愁茶鋪的生意不好。

阿瑜也仔細觀察過,發現縣城的人有兩大嗜好,一是聽曲,二是喝茶。

古代人沒有什麼娛樂節目,平常閒來無事,喝茶聽曲就成為他們打發時光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