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章 米泡兒

米泡兒也是兒時重要的回憶之一。有幾種小吃都叫米泡兒,因為主要部分都是大米制作出來的零食,在90年代末期之前都比較興盛,因為那個時候物質還相對匱乏,沒有多少零食可以吃。

回憶的主要就是這兩種米泡兒,為了好區分,滾筒的米泡兒就稱落口消或者米炮筒兒,各地有十幾種叫法。

重點回憶炸米泡兒,那個比米筒兒營養也更有技術性,邊回憶小時候的事,順便在網上找些資料,科普一下製作流程。

先問問,你們那,管這個叫什麼?這東西,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光湖南和湖北就好多種,比如:落口消(落果消、蘿蔔消)、泡果、炮筒、米拋、泡杆、康樂果、麻桿兒、米花筒、江米棍、膨化棒、空心棒、米花棒、米棍……

那時候,炸落口消的大叔們開著拖拉機或者板車來到村裡,孩子們一看見就會以最快的速度衝回家,裝米拿糖拿最大的袋子去炸落口消。現在也有,不過吃的人不多了,吃不到小時候的味道了。米筒兒很輕,一升米就可以炸幾大蛇皮袋米筒兒,夠吃幾個月了。

米炮筒兒出機器的時候是一個長滾筒的樣子,中間有個手指頭大小的空間,可以套在手指上吃,炸米筒兒的老師傅是用手一段段的折斷放進準備好的袋子裡,折成筷子長的長條然後裝滿一個個口袋。

剛出機器的米筒兒一口咬下去,很脆,還冒著熱氣, 咕吱咕吱嚼起來,透著一股淡淡的米香。吃落口消的樂趣大概是一半在吃,一半在玩。套在手指上,邊寫作業邊吃,心滿意足。那時候的米泡兒只有兩種顏色就是黃色和白色,白色居多,大米的顏色為主,不像現在出來的都是五顏六色的米泡兒。

炸米泡筒師傅將攪拌均勻的兩摻的原料倒入機器的進口,需要根據出口的大小來決定倒原料的快慢,手還要不停的轉動出口的螺絲,以免原料太多使得拖拉機帶不起來師傅一直在看著出口的地方,生怕一個不好將拖拉機給噎著了,那樣拖拉機就會直接滅火,還需要重新開始,比較麻煩,米炮筒已經出來了,阿姨帶著手套拎著米筒一點一點的截成短一些的米筒,放入塑膠袋裡晾晾就可以了,截米筒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從筒中間冒出來的白煙溫度特別高,一不小心就會被燙傷。

截好的米筒,一個個的看著很好看的樣子,應該是酥脆的,米炮筒,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這款傳統的美味零食,它曾是80後90後童年最受追捧的零食。曾經遍佈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深受小孩子喜愛,因此在不同的地方它就會有不同的名字,有的地方管它叫“炮筒”,而有的地方把它叫做“爆米棒”。

米炮筒,外觀呈圓筒形狀,長長的,雖然說不上苗條,但稱得上是筆直的身高,不管裡外,它的顏色都是白色的,不過它的裡面是空心的。它製作的原料是非常的簡單隻有一種,那就是米。不管是什麼米,只要白色的米,它都可以透過機器簡單的做出來,就跟現在的爆米花差不多。不知道大家現在是否能回憶得起它的味道。

記得小時候,只要村裡頭來了米炮筒的師傅,聽見他叫賣的吶喊聲,就會喜出望外,紛紛到自家的米缸裡,套上袋子裝上米,然後急不可耐地跑去叫米炮筒的趕緊打出來。不管家裡有小孩的沒小孩的都喜歡吃米炮筒,因為它真的很好吃。在那個年代沒有東西吃的年代確實是難得的美味佳餚。

米炮筒就是把白色的米放進吹碾機的一個漏斗裡,透過發動機器將米碾碎進行加工,然後從一個小孔生產出又長又圓的,類似一根棍子,接著再一節一節的把它折斷放進一個大的透明塑膠袋裡。非常純天然的零食,原汁原味無任何新增劑,只要有米的味道,無甜度。

如果有喜歡吃甜的,可以自己選擇在生產的過程中,把糖放進去增加口感的甜度。在剛剛生產出來的時候,米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