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3章 秋天的記憶

春夏兩季已回憶,春天記憶不多,夏秋冬三季其實還是有蠻多回憶的,春天是播種和百花盛開的季節,對小朋友的影響不多,小時候放風箏少,米雲小時候對春天的記憶只有柳樹和釣魚,沒有春遊活動,那個季節沒有新鮮的蔬菜瓜果吃,也沒有較長的休息時間,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課堂上,課後和週末也沒多少活動可以玩。夏天的記憶本來很多的,前面很多章節都有分享過相關的故事,釣魚,游泳,幹農活,乘涼,儘量不回憶重複的記憶,前面章節提到的,只能輕描淡寫一筆帶過。

接下來還有秋冬兩季的回憶,冬天的回憶,前面章節比較多的提及,秋天的回憶好像不多,秋天是承上啟下的季節,接過炎熱的夏天,又要為寒冷的冬季做過度,秋天也是比較重要的,雖然短暫,米雲記憶中發生的故事不多,主要科普一下家鄉秋天的傳統文化故事,秋天在米雲的老家中部城市湖南和湖北兩地並不算短,農村當時有個土話叫秋老虎,米雲當時也不知道什麼意思,秋收就比較好懂,收穫的季節,吃的東西在秋天都能吃到,蔬菜瓜果在秋季都有吃的,秋天落葉歸根,到處都是枯黃的樹葉落地,可以撿一堆樹葉回家燒火煮飯,河堤上,水塘邊枯黃的野草都是小夥伴們點火的地方,看著大火蔓延,都非常的開心,燒完一批,過段時間又會生長起來,接著再燒,野火燒不盡的感覺。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方入秋時間差異懸殊。在西藏中南部、四川西南部、雲南高海拔山區等地的部分地方,一般6月份就會判定秋天已來到;7月份,黑龍江中北部、內蒙古中東部、新疆北部、青藏高原東部、川西高原等地也早早開啟秋天的程序。

8月份,東北大部、內蒙古、西北地區大部、山西中部和北部、貴州中西部、四川中部等地也進入秋季的版圖中。9月份,秋季前沿抵達浙江中部、江西北部、湖南中部以及廣西北部一線,10月份到達華南南部沿海一帶;廣東和廣西南部沿海地區以及海南島、臺灣島等地要到11月份以後才會陸續迎來秋天。

大城市中,呼和浩特入秋最早,一般8月12日就邁入了秋天的門檻,海口則要等到11月26日,為最晚盼到“秋涼”的大城市,一南一北入秋時間相隔106天。

秋季最短暫的地區要數東北和華北了,大多在50天上下。在北京,小夥伴甚至調侃,“脫下夏裝,直接穿上冬裝”,感覺風衣是最不實用的裝束。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各地氣溫逐漸升高已經成為一個不爭事實,並影響到農業生產、社會經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氣溫升高,還必然對以平均氣溫來衡量的氣候季節產生影響。

“月半十五,年怕中秋”之說。一年時光,轉瞬就快過完了。然而中秋和重陽時節,讓人有心曠神怡之感。在農事節日上,也進入收穫之期,經過立秋、處暑、白露、秋分之後,白天一天比一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長。此時讓遊子往往興起“寒露霜降水推沙,魚奔深潭客奔家\"的思緒,從而興起不如歸去,準備回家過年的感嘆。

中國天氣網透過盤點氣象大資料發現,1991年至今,我國多地的秋季都在推遲,總體來說東部地區比西部地區明顯。對比1991年至2020年逐十年的平均入秋日期,鄭州、寧波、深圳等地的秋季推遲幅度最大,超過10天,南京、合肥、杭州、南昌、廈門、福州、青島、蘭州、銀川、烏魯木齊等城市的秋季也比之前晚了5天至9天。

從全國平均來看,20世紀90年代開始,春季、夏季偏早,秋季偏晚。

入秋時間推遲與氣候變暖關係密切。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王偉躍介紹,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各地氣溫逐漸升高已經成為一個不爭事實,並影響到農業生產、社會經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氣溫升高,必然對以平均氣溫來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