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章 開業開業(5)

開業當天,姜永嘉站在春風得意樓前對四面八方的的客人拱手道:“敝店新開張承蒙諸位惠顧,開業前三日餐食酒水全部七折。” 向後招招手,機靈的小二拎著兩行木板過來,掛在招幌上。 姜永嘉:“東家曾讀過一本古書,寫書人自敘路過商朝舊都,偶然間拾得幾片甲骨,上有刻刀紋路疑似文字。經過數十年鑽研,終於確認為商朝所使用的文字,名之甲骨文。” “這裡有八個字,與今日使用之文字一一對應。若有哪位客人能答出一個,敝店便送他一桌席面。” 祝明月為何苦心積慮要出題考一考你,因為春風得意樓的目標人群是讀書人,必定要有與其他酒樓有所區別的地方。 客人挑揀酒樓,酒樓又何嘗不能挑揀客人呢,讀書少的人能知道商朝是哪個嗎。 禮自周始,信史記載也至此開始,但從倉頡造字到周之前便是全然矇昧嗎,不可能。卻沒有任何實物文字可以證實。 現在有人說商朝有文字,刻在甲骨之上,就在他們的舊都旁。博學之人已經開始回憶,《史記》中的商朝數次遷都與如今地名之對應。 總有人心思簡單,不去思索背後的學術問題,只盯著陌生的文字看。第一個字左邊是一撇,右邊不是一捺,而像是一個彎腰的人。試探道:“第一個字是人?” 姜永嘉伸出右手熱切道:“恭喜這位郎君,答對了,這的確是“人”字。席面一個月內有效,你是今日用還是先記著。” 答出題的郎君也怕到嘴的鴨子飛了,看看左右幾位友人,今日恰是時候。“今天用。” 姜永嘉手將人往酒樓裡引,“二樓雅間一桌席面。” 有人開了頭,接著就有人按圖索驥答出後面兩字,“從”和“眾”。姜永嘉一點不小氣,送兩桌席面眼都不眨。 後頭人還想四個人是哪個字,卻一無所獲。 姜永嘉:“招幌會一直掛在這裡,諸位不如進小店歇腳用些飲食酒水。”將看客們將裡頭引。 顧客一往裡頭走,感覺便與其他酒樓大不一樣。高挑開闊,四面牆均是刷得雪白,看著就是亮堂。 姜永嘉:“小店已備好筆墨,若是哪位客人願意一展詩才,大可提筆在牆上寫詩。” 當然備好筆墨的同時,也備好了刷牆用的石灰。萬一客人寫的詩句可能招來災禍或者實在不堪,第一時間刷掉,意為手動刪帖。 好好的大白牆用來題詩,好浪費,好可惜,好刺激! 以當前的傳播速度,詩文的傳抄是極為困難的。從古至今能達成“洛陽紙貴”成就的只有一個左思,一篇《三都賦》而已。 可若是題在春風得意樓的牆上,豈不是來來往往的客人都能看到。更有甚者,這畢竟是東市的大酒樓,難免會招待達官顯貴,萬一哪一篇詩文入了貴人眼呢,飛黃騰達近在眼前。 客人對陌生的高腳桌椅一時有些不適應,小二看出他的疑惑,主動解釋道:“往常用的矮塌矮几跪坐久了,腿腳麻木血液不通暢。我們春風得意樓的桌椅學的北邊胡人的樣式,專門做的高腳。你試試往後靠腳垂下來,是不是舒服多了?” 人對舒適的追求都是一樣,客戶順著小二的指點,身體果然舒展多了。“你們店裡招牌菜都有哪些?” 小二:“我們店裡的菜色是主廚專門去外地學回來,長安城其他地方都沒得吃。烤鴨、紅燒肉、酸菜魚、蔥爆羊肉……都是店裡的招牌菜。” 客人;“那撿幾個菜上吧。” 小二:“幾位客人有沒有忌口的。” 客人大手一揮,“沒有。” 小二看著這一桌客人,四個成年人,看關係像是友人,沒有明顯主次之分。“不如烤鴨、蔥爆羊肉、酸菜魚,再加兩個冷盤涼拌滷肉和五香豆乾。烤鴨附送一份鴨架湯,湯品不用額外點了。酒水方面客人慣常飲哪樣?” 客人:“來壺梨花春。” 小二:“好勒,不夠你再添。” 不多時,小二捧著托盤過來,先上冷盤和酒水,“涼拌滷肉和五香豆乾,最適合下酒。” 幾位客人相熟,不講究禮數,各自夾了一筷子品嚐,再喝一口酒,滋味似神仙。 小二再次過來,托盤上一個白瓷牌子居中,將其他幾個小盤子都擠得侷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