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報人數後的一週,巨大的冰雹終於停了。 政府在第一時間組織軍隊清理城市廢墟。 此次災難獲救的市民沒有政府下令,在看到在廢墟之上忙碌的軍人,主動參與其中。 這座城市是他們的棲息之地,是他們唯一的大家園。 如今被災難破壞至此,身為城市中的一份子,他們都有責任為自己的大家庭做些什麼。 政府宣佈成立基地是在三個月後。 基地沒有建在四個區的任何一個區,而是選在了城市正中央。 災難發展至今,有的人積極投身於城市的復建中,有的人卻漠視不見。 這次基地的建立,是政府多次組織工人歷時兩個月才建成的。 90%的房子都是板房,僅僅只是一個容身之處,剩下的10%是小別墅,允許單棟獨居。 基地願意接納城市中的每一個市民,但是,有一個條件。 90%的板房接納市民入住的條件是在城市復建中至少參與三次以上,且在加入基地後,每天必須領取一項基地的任務才得以換取居住權。 剩下的10%小別墅由政府高層透過批示方可居住。 先前沒有參與過城市復建的市民,這一次政府給足了機會,因為城市復建並不是一兩日便能完成的工作。 因此在基地成立後,仍想要加入基地的市民只要參與夠三次以上覆建,仍可以選擇加入基地。 基地正式成立的當天,領取板房居住證的地方被圍得水洩不通。 而領取別墅居住證的地方卻只有寥寥幾人。 敢去那裡的人不是為城市做過巨大建設,就是家底超級豐厚,為政府捐獻過不少物資的人。 “去哪邊?”華璐正在兩處辦理居住證的中間,詢問身後的人。 辦理板房居住證對於他們來說小菜一碟。 但是辦理別墅居住證也不是不可以,就算以前的貢獻作廢,他們現在無非就是捐獻點物資的事情。 他們人多,其實華璐更偏向於辦理別墅居住證。 聽那些辦理過板房居住證的人說,板房裡不是單間,和以前的大通鋪宿舍一樣。 想到這,華璐不等身後的人回答,徑直朝著辦理別墅居住證的地方走去。 她手握這麼大的底牌,還讓他們八個人去擠大通鋪,簡直就是胡鬧! 她要住大房子! “八個人,要一棟房子。”華璐站在辦理點的小視窗前面,對裡面的工作人員說道。 “八個人的名字填在這個表上。”工作人員非常和善,看見有人來,從視窗遞出去一張表和一支筆。 華璐‘唰唰唰’將他們八人的姓名填上去後,遞給工作人員。 只見工作人員拿到表後看了幾眼表上的名字,然後從抽屜中拿出一個厚厚的記錄本。 透過小視窗,華璐看見工作人員一頁一頁的翻找著什麼。 她都準備好了,稍後如果需要捐獻物資,她也不打算捐吃的,聽說城市復建需要不少材料。 她的空間中左側房間開了一間金屬房,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各種金屬她已經攢了不少。 “女士,這是您的居住證,詳細地址已經寫在證書上了,您從基地的左側入口即可。” 工作人員將一個藍色的小本本和一把鑰匙從視窗遞出來,華璐一下子懵了。 “???”這就有了? 她啥也沒給呢? “那個,這都是分配好的嘛?”華璐禮貌的回問。 “現在基本上沒有空房子了,這些都是上級提前分配好的,您和家人直接入住即可。” “噢……謝謝。” 華璐拿著輕輕鬆鬆得到的居住證,還有些不可置信,翻開證件,裡面是兩個名字,一個她的,一個哥哥的。 最下面是居住地址:【左側15棟。】 華璐將居住證拿給哥哥看。 微生聽知看見裡面的名字時也有些詫異,“或許是李源吧。” 他們按照證件上的地址,從左側入口進入基地。 基地入口有兩個,一個是右側通往板房區的,一個是左側通往別墅區的。 別墅區裡的房子都是雙層的獨棟小樓,一樓前面自帶一個小院子。 從外面看,每棟房子的佔地面積不大。 他們的15棟距離基地入口並不遠,他們大概走了200米左右便到了。 15棟左右兩側的房子窗戶都是開啟的,看樣子都已經有人入住了。 華璐將鑰匙插